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小孩血压低头晕怎样治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睡觉时血压低于90和60怎么回事,怎么办?

睡觉时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可能是生理性低血压或由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1、生理性低血压

部分健康人群尤其是体型瘦弱的女性可能存在生理性低血压,通常无不适症状。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改变体位,日常可适当增加食盐摄入量至每日6-8克,同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

2、贫血

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引发血压下降,常伴随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治疗需补充铁剂如琥珀酸亚铁片、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或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素。建议每日摄入动物肝脏、红肉、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表现为怕冷、嗜睡、体重增加伴血压偏低。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起始剂量通常为25-50微克/天,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调整药量。日常可适量进食海带、紫菜等含碘食物。

4、心脏疾病

心动过缓、心力衰竭等心脏泵血功能异常疾病会导致血压降低,可能伴随胸闷、气短、下肢水肿。需根据具体病因使用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或硝酸异山梨酯片扩张血管。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

5、药物因素

过量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美托洛尔缓释片,或利尿剂如呋塞米片,可能引起药源性低血压。出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对于夜间低血压人群,建议睡前1小时饮用200-300毫升淡盐水,睡眠时适当抬高床头10-15度。日常可进行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增强血管调节功能,避免长时间热水浴。记录每日晨起、睡前血压数据,若反复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等供血不足症状,需尽早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饮食上注意荤素搭配,每日保证1个鸡蛋、200克瘦肉及500克新鲜蔬菜的摄入。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压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血压低可能由遗传因素、体位改变、药物影响、脱水、心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变体位、停用相关药物、补充液体、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明确病因并接受针对性治疗。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可能出现生理性低血压,通常表现为血压长期低于90/60mmHg但无不适症状。这类情况无须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若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生脉饮口服液等中成药辅助调理。

2、体位改变

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快速起立时血压骤降,可能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有关。典型症状包括站立时头晕目眩、视物模糊,严重者可发生晕厥。日常应避免突然起身,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站立。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必要时使用盐酸米多君片等血管收缩药物。

3、药物影响

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药源性低血压。患者会出现乏力、嗜睡、测量血压明显偏低。需立即就医调整用药方案,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服药期间避免高温环境,监测血压变化,出现不适及时反馈医生。

4、脱水

严重腹泻、呕吐或高温出汗导致体液丢失时,血容量不足会引发低血压。伴随症状包括口渴、尿少、皮肤弹性差。需快速补充口服补液盐散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2500毫升。炎热季节需增加电解质饮料摄入,避免长时间暴晒。

5、心脏疾病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脏泵血功能受损疾病会引起继发性低血压。患者多伴有胸痛、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症状。需紧急治疗原发病,如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心肌供血,严重心动过缓者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康复期需限制钠盐摄入,进行心肺功能评估。

血压低患者日常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站立。饮食上可适当增加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可控制在6-8克,分次饮用淡盐水。推荐食用桂圆、红枣、山药等补气食物,避免空腹饮酒。运动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项目,运动前后监测血压变化。若出现持续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需立即平卧并就医检查。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10岁男孩血压低是什么原因?

10岁男孩血压低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脱水、心脏疾病、内分泌失调等原因有关。儿童低血压通常表现为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儿童可能存在家族性低血压倾向,与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表现为晨起头晕、运动后疲劳,但日常活动不受限。建议家长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突然体位改变,保证充足睡眠。若伴随晕厥发作,需就医排除其他病理因素。

2、营养不良

长期挑食或饮食不均衡可能导致铁、维生素B12等造血物质缺乏,引发贫血性低血压。患儿可能出现面色苍白、食欲减退。家长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硫酸亚铁片或维生素B12注射液。

3、脱水

发热、腹泻引起的体液丢失,或运动后水分补充不足均可导致血容量减少。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家长需及时给予口服补液盐散,按每公斤体重50-100毫升分次补充。持续呕吐或精神萎靡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4、心脏疾病

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可能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导致血压下降。常伴随心悸、气促、活动耐力下降。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可能需使用辅酶Q10胶囊或曲美他嗪片改善心肌代谢,严重者需手术矫正。

5、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会影响血压调节,表现为畏寒、体重增长缓慢、皮肤色素沉着。需检测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水平,确诊后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或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用药期间定期复查激素水平。

家长应帮助儿童建立规律作息,每日保证1小时适度运动如游泳、慢跑,避免久坐或突然剧烈活动。饮食上增加山药、红枣、桂圆等健脾益气的食材,限制油炸食品摄入。若血压持续低于同龄儿童正常值下限或症状加重,需到儿科或心血管专科完善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排除器质性疾病。注意避免让儿童长时间站立或处于闷热环境,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站立。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脑梗病人血压低怎么办?

脑梗病人血压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密切监测等方式干预。

脑梗病人血压低可能与血容量不足、药物副作用、心脏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调整饮食需增加水分和盐分摄入,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快速改变姿势诱发体位性低血压。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米多君片或生脉饮口服液等升压药物,同时调整原有降压药物剂量。每日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观察是否伴随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若出现意识模糊或血压持续低于90/60mmHg需立即就医。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缓慢站立。

邵自强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神经内科

血压低怎么调理女?

女性血压低可通过饮食调节、适度运动、调整生活习惯、中医调理、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低血压可能与营养不良、体位性低血压、内分泌失调、心血管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1、饮食调节

增加钠盐摄入有助于提升血容量,每日可适量食用咸菜、酱油等含钠食物。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促进血浆蛋白合成。少量多餐避免餐后低血压,每餐搭配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或菠菜,预防贫血性低血压。

2、适度运动

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增强心血管功能,运动时穿戴弹力袜帮助血液回流。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坐起30秒再站立。瑜伽中的倒立类动作可短期改善脑部供血,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

3、生活习惯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午间可平卧休息20分钟。避免长时间热水浴或桑拿,沐浴水温控制在38℃以下。戒烟限酒,尼古丁和酒精会加重血管扩张。压力过大时练习腹式呼吸,每次10分钟每日3次。

4、中医调理

气虚型可服用生脉饮,含人参、麦冬等补气药材。血虚型适合当归补血汤,配伍黄芪、当归。日常可用党参15克、枸杞10克代茶饮。艾灸足三里、百会穴每周3次,每次15分钟。

5、药物治疗

严重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等血管收缩剂,氟氢可的松适用于肾上腺功能减退者。贫血患者需补充硫酸亚铁,甲状腺功能低下者需左甲状腺素钠。避免自行服用利尿剂或降压药物。

建议每日饮用淡盐水500毫升,穿高弹力袜改善下肢静脉回流。监测晨起和睡前血压,记录头晕、乏力等症状发作频率。食疗可常吃桂圆红枣粥,取桂圆肉15克、红枣10枚、粳米50克煮粥。避免快速起立、长时间站立等诱发因素,乘坐飞机或高温环境时需特别注意补水。若出现晕厥或视力模糊需立即就医。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瘙痒症 接合菌病 半月板损伤 呼吸性碱中毒 颈外静脉损伤 日本血吸虫病 格斯特曼综合征 勒夫勒心内膜炎 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感应性妄想性障碍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