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例假提前了约一周,量非常少,会是什么原因呢?来之前B超显示卵泡个数正常,子宫正常大,但例假每次都很少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崔亚茹 住院医师
威县贺钊乡卫生院
立即预约
汪兴磊 住院医师
六安市第六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双侧卵巢卵泡数增多是什么原因?

双侧卵巢卵泡数增多可能由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内分泌紊乱、遗传因素及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

1、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卵巢内多个未成熟卵泡堆积。该病与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密切相关,患者常伴有月经稀发、痤疮、多毛等症状。治疗需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干预,控制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是关键。

2、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多发生于辅助生殖技术促排卵过程中,外源性促性腺激素刺激导致卵巢异常增大并形成多个卵泡。轻者表现为腹胀腹痛,重者可出现胸腹水、电解质紊乱。预防需严格监测卵泡发育,调整促排卵方案。

3、内分泌紊乱: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会导致促卵泡激素分泌异常,引起卵泡发育障碍。长期精神压力、过度节食、肥胖等因素均可干扰内分泌平衡。调节作息、减轻压力、均衡饮食有助于恢复激素水平。

4、遗传因素: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特定基因变异可能影响卵泡发育和排卵过程。这类患者往往青春期即出现月经不规律,需早期干预预防远期代谢并发症。

5、药物影响:

某些促排卵药物、激素类药物可能暂时性增加卵泡数量。避孕药停药后出现的反跳性卵泡增多也较常见,通常2-3个月经周期后可自行恢复。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定期妇科检查监测卵泡变化,出现月经异常或生育障碍应及时就医评估。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月经14天卵泡多大与什么有关?

月经周期第14天的卵泡直径通常为18-24毫米,卵泡大小主要与激素水平、卵巢功能、基础卵泡数量、个体差异及外界因素有关。

1、激素水平:

卵泡发育依赖促卵泡激素和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促卵泡激素在月经初期促进卵泡募集,雌激素水平上升会抑制促卵泡激素分泌,使优势卵泡脱颖而出。若激素分泌紊乱可能导致卵泡发育迟缓或过早闭锁。

2、卵巢功能:

卵巢储备功能直接影响卵泡发育潜力。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多个小卵泡停滞发育,而卵巢早衰者则表现为卵泡生长缓慢。超声监测窦卵泡计数可辅助评估卵巢功能。

3、基础卵泡数量:

月经初期双侧卵巢的窦卵泡总数决定发育潜力。基础卵泡过少时,优势卵泡可能提前成熟;卵泡数量过多则可能分散营养供给,导致发育不同步。

4、个体差异:

正常月经周期存在21-35天的生理性波动,排卵时间相应变化。周期28天者第14天卵泡接近成熟,而周期35天者此时卵泡可能仅达12-15毫米。

5、外界因素:

长期精神压力会升高皮质醇,抑制下丘脑功能;过度运动导致体脂率过低时,瘦素水平下降可能影响卵泡发育。环境雌激素暴露也可能干扰正常卵泡成熟过程。

备孕女性可通过基础体温监测结合排卵试纸判断排卵期,月经不规律者建议在生殖科进行卵泡监测。日常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E和深海鱼油有助于卵泡发育,避免熬夜和过度节食。体重指数维持在18.5-23.9之间,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可改善卵巢血液循环。存在多囊卵巢或月经周期紊乱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内分泌调理。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促卵泡激素大于10可以怀孕吗?

促卵泡激素大于10仍有可能怀孕,但需结合卵巢功能评估。怀孕可能性主要与年龄、激素水平波动、卵巢储备功能、基础疾病控制、辅助生殖技术应用等因素有关。

1、年龄因素:

35岁以下女性FSH轻度升高时,卵巢储备相对较好,自然受孕机会较高。随着年龄增长,卵巢功能衰退加速,FSH值超过10国际单位/升时需警惕卵巢储备下降,建议通过抗苗勒管激素检测进一步评估。

2、激素波动性:

月经周期第2-3天检测的FSH值存在生理性波动,单次检测结果需结合多次复查。黄体期FSH升高可能属于正常现象,而卵泡期持续升高则提示卵巢功能减退可能。

3、卵巢储备评估:

除FSH外,需综合评估窦卵泡计数和抗苗勒管激素水平。窦卵泡数量少于5个或抗苗勒管激素低于1.1纳克/毫升时,提示卵巢储备功能明显下降,自然受孕率会相应降低。

4、基础疾病管理: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FSH与LH比值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导致卵巢功能受损。控制原发病后,部分患者FSH水平可改善,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促排卵治疗。

5、辅助生殖技术:

对于FSH持续升高且自然受孕困难者,可考虑体外受精等辅助生殖技术。微刺激方案或黄体期促排方案更适合卵巢储备功能下降人群,需在生殖中心专业指导下进行。

建议FSH升高的备孕女性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上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适量补充辅酶Q10和维生素E。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激素紊乱。监测基础体温变化,配合超声监测排卵,在医生指导下把握最佳受孕时机。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可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卵泡30x24mm还能排出吗?

直径30×24毫米的卵泡属于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范畴,通常无法自然排出。卵泡异常增大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卵巢局部功能障碍、盆腔炎症、药物刺激及精神压力等因素有关。

1、内分泌失调:

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不足或卵泡刺激素异常会导致卵泡壁增厚难以破裂。这类情况需通过激素六项检查确认,临床常用枸橼酸氯米芬等促排卵药物调节,同时需监测子宫内膜厚度。

2、卵巢局部障碍:

卵巢表面纤维化或卵泡膜细胞增生可能阻碍卵泡破裂,常伴随月经周期延长和排卵期腹痛。超声检查可见卵巢包膜增厚,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3、盆腔炎症:

慢性盆腔炎引发的粘连会改变卵巢解剖位置,影响卵泡排出过程。患者多有下腹坠痛史,治疗需联合抗生素和物理治疗,严重者需行盆腔粘连松解术。

4、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紧急避孕药或促排卵药物可能造成卵泡过度发育。这类药物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需停药3-6个月经周期后重新评估卵巢功能。

5、精神压力:

持续焦虑状态会升高皮质醇水平,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表现为基础体温曲线异常,建议通过正念训练结合中药调理改善神经内分泌功能。

建议周期监测期间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避免熬夜和过量咖啡因摄入,同房频率保持每周2-3次。若连续3个月出现卵泡黄素化,需进行输卵管通畅度检查及男方精液分析,必要时考虑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助孕。经阴道超声监测建议在月经第10天开始,隔日检查直至确认排卵或卵泡异常增大。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卵泡1.8x1.7可以同房吗?

卵泡1.8x1.7厘米时同房可以增加受孕概率。卵泡发育至该尺寸通常处于排卵期附近,此时同房有助于精子与卵子结合,但实际受孕成功率受排卵时间、精子质量、子宫内膜状态、激素水平及同房频率等因素影响。

1、排卵时间:

卵泡直径1.8x1.7厘米接近成熟卵泡标准18-25毫米,可能在24-48小时内排卵。建议通过超声监测或排卵试纸确认排卵具体时间,在排卵前后24小时同房可最大化受孕机会。

2、精子质量:

精子在女性生殖道内可存活2-3天,优质精子能提高受精概率。男性需避免高温环境、吸烟饮酒等损害精子质量的行为,必要时可进行精液常规检查评估。

3、子宫内膜状态:

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应达8-14毫米,形态呈三线征才利于胚胎着床。黄体功能不足或内膜病变可能影响受孕,可通过激素检查或宫腔镜评估。

4、激素水平:

促黄体生成素峰值会触发排卵,孕酮水平上升可维持早期妊娠。多囊卵巢综合征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需提前干预调节。

5、同房频率:

排卵期隔日同房既能保证精子数量又避免过度消耗。性交后抬高臀部20分钟有助于精子进入宫腔,但需避免使用润滑剂影响精子活力。

备孕期间建议每日补充400微克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缺陷,保持适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以调节内分泌。避免接触辐射、化学毒物等致畸因素,监测基础体温辅助判断排卵情况。若规律同房未孕超过1年,需排查输卵管通畅性、抗精子抗体等不孕因素。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肾衰 荨麻疹 急性疼痛 软纤维瘤 胎儿水肿 输卵管囊肿 过敏性结肠炎 乳头状囊腺癌 高血压性心脏病 2型糖尿病性神经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