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育儿 > 学龄前

血常规检验报告

|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谢敬娟 主管检验师
千户营乡中心卫生院
立即预约
刘丽梅 住院医师
燕郊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血常规哪个值显示怀孕?

血常规检查中通常不能直接显示怀孕,但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可能因妊娠生理变化出现轻微降低。确认怀孕需通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测或超声检查。

妊娠期女性血容量增加可能导致血液稀释,血红蛋白数值可降至110-120g/L,红细胞压积也可能略低于非妊娠期。部分孕妇会出现血小板计数轻度上升或白细胞总数轻微增高,但这些变化缺乏特异性,不能作为妊娠诊断依据。血常规主要用于评估贫血、感染等妊娠期常见并发症,而非确认怀孕本身。

若出现停经伴血常规指标异常,建议及时进行血清HCG定量检测或尿妊娠试验。孕6周后可通过超声观察妊娠囊明确诊断。妊娠期应定期监测血常规,重点关注血红蛋白变化以防缺铁性贫血,同时避免将生理性血液稀释误判为病理性贫血。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贫血看血常规哪个指标?

贫血主要看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三个指标。血红蛋白浓度是诊断贫血的核心依据,红细胞计数和压积可辅助判断贫血类型及严重程度。

1、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负责运输氧气的蛋白质,成年男性低于120克/升、女性低于110克/升可诊断为贫血。该指标能直接反映血液携氧能力,数值越低贫血程度越重。缺铁性贫血时血红蛋白下降常伴随红细胞体积缩小,巨幼细胞性贫血则可能出现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不成比例下降。

2、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指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男性低于4.0×10¹²/升、女性低于3.5×10¹²/升提示贫血。结合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可初步判断贫血类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常表现为三系减少,溶血性贫血可能出现代偿性红细胞计数增高。

3、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压积反映红细胞占全血体积的百分比,男性低于40%、女性低于37%具有诊断意义。该指标与血液粘稠度相关,数值过低可能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失血性贫血早期可见压积急剧下降,慢性病性贫血则表现为缓慢性降低。

4、平均红细胞体积

平均红细胞体积通过血红蛋白与红细胞计数计算得出,80-100飞升为正常范围。小于80飞升提示小细胞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或地中海贫血;大于100飞升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需结合维生素B12和叶酸检测进一步鉴别。

5、网织红细胞计数

网织红细胞是未成熟红细胞,其计数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溶血性贫血时网织红细胞明显增高,再生障碍性贫血则显著降低。该指标对贫血的病因诊断和疗效监测具有重要价值,正常值为0.5%-1.5%。

发现贫血指标异常时,建议完善血清铁、铁蛋白、维生素B12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避免浓茶咖啡影响铁吸收。重度贫血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片、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并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治疗效果。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常规正常为什么肺有感染?

血常规正常但肺部存在感染,可能与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等非细菌性感染有关。血常规主要反映细菌感染指标,而部分病原体感染可能不会引起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

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发的肺炎,通常表现为淋巴细胞比例轻度增高或正常,但血常规整体指标可能无明显异常。这类感染需通过咽拭子核酸检测或血清抗体检测辅助诊断。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时,血常规可能仅显示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确诊需依靠血清IgM抗体检测或痰培养。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老年人、糖尿病患者,感染后炎症反应较弱,血常规变化可能滞后于实际感染程度。

结核杆菌感染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低热、盗汗,血常规常无特异性改变,需结合结核菌素试验、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及胸部CT检查。真菌性肺炎如曲霉菌感染多见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人群,血常规可能完全正常,诊断依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或G试验、GM试验。某些寄生虫感染如肺吸虫病,在非急性期血常规可无异常,需通过痰液找虫卵或血清学检查确认。

建议出现持续咳嗽、胸闷、发热等症状时,及时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日常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免疫力低下者可接种肺炎疫苗。若确诊感染,应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肺炎的血常规指标?

肺炎患者的血常规指标通常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升高等异常表现。肺炎可能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1、白细胞计数升高

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超过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常超过70%,并可能出现核左移现象。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可能与肺部炎症反应有关,患者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2、中性粒细胞增多

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常见于细菌感染,当比例超过80%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能出现中毒颗粒和空泡变性等改变。这类变化通常与病原体刺激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寒战、咳黄痰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莫西沙星片等抗菌药物。

3、C反应蛋白升高

C反应蛋白水平超过10mg/L时提示存在明显炎症反应,细菌感染时升高更为显著。该指标上升速度较快,在感染后6-8小时即可检测到变化。C反应蛋白升高与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有关,可能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需配合医生进行血培养等检查,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治疗。

4、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肺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多超过20mm/h,严重感染时可超过50mm/h。这种改变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等急性期反应蛋白增加有关。红细胞沉降率是非特异性指标,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治疗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

5、血小板计数变化

重症肺炎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而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应性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异常可能与炎症因子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有关,严重血小板减少时需警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可能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处理。

肺炎患者除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外,应注意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稀释痰液。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复诊。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常规白细胞11.8高吗?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8×10⁹/L属于轻度升高,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感染等病理性因素有关。

剧烈运动、情绪紧张或女性妊娠期均可能导致白细胞暂时性升高,通常无伴随症状,休息或消除诱因后可自行恢复。急性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肺炎等常引发白细胞增多,多伴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慢性炎症如类风湿关节炎也可能导致白细胞持续偏高,需结合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片控制病情。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虽概率较低,但若伴随贫血、出血倾向需及时排查骨髓穿刺。部分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也可干扰白细胞计数。

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检测,复查前保持情绪稳定。若持续升高或伴随发热、乏力等症状,需完善C反应蛋白、血涂片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注意饮食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避免过度劳累。儿童出现类似结果时家长应关注其精神状态,避免擅自用药。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脊索瘤 鼠咬热 环状胰腺 乳腺肿瘤 脑室内出血 变形骨盆难产 费尔蒂综合征 迟发性运动障碍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