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产前诊断科

怀孕36周血压140/70,吃完饭总感觉胃不舒服,打长饱嗝,想吐的感觉,怎么回事啊

2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育峰 住院医师
四川省郫县团结镇太康综合医院
立即预约
姚丽荣 住院医师
鞍山玛丽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血色素70需要输血吗?

血色素70克每升通常需要输血,具体需结合患者症状和基础疾病综合评估。血色素低于70克每升可能引发组织缺氧,需及时干预。

血色素70克每升属于中度贫血范畴,当患者出现明显头晕、乏力、心悸等缺氧症状时,输血是快速纠正贫血的有效手段。对于急性失血导致的贫血,如创伤、消化道出血等情况,输血可迅速恢复血容量和携氧能力。慢性贫血患者若合并心肺功能不全,即使血色素未低于60克每升,也可能需要输血支持。输血前需完善血型鉴定、交叉配血等检查,避免输血反应。输血过程中需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发热、皮疹等不良反应。

部分慢性贫血患者若无明显症状,可先尝试铁剂、维生素B12等药物治疗。缺铁性贫血可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补铁药物,同时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巨幼细胞性贫血需注射维生素B12或口服叶酸片。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贫血需根据贫血程度决定是否输血,长期输血者需注意铁过载风险。无论是否输血,贫血患者均应保证优质蛋白和含铁食物的摄入,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缺氧症状。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血压100、140正常吗?

血压140/100毫米汞柱属于异常情况,通常提示高血压1级。正常血压应低于120/80毫米汞柱,血压130-139/80-89毫米汞柱为正常高值,超过140/90毫米汞柱则需警惕高血压。

血压140/100毫米汞柱可能与遗传因素、高钠饮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有关。长期处于这种血压水平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如动脉硬化、心肌梗死或脑卒中。部分人群可能出现头痛、眩晕或视物模糊等症状,但也可能无明显不适。测量时应静息5分钟后进行,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后立即测量,单次异常需连续监测3天以上确认。

若血压偶尔达到140/100毫米汞柱,可通过减少钠盐摄入、控制体重、规律有氧运动等方式改善。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若多次测量均高于此值,或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医生可能建议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并根据个体情况开具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物。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饮食上增加芹菜、菠菜等富含钾的蔬菜,适量食用深海鱼类补充不饱和脂肪酸。每月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情绪紧张时可通过深呼吸缓解,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减少血压波动风险。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孕妇血压140/100危险吗?

孕妇血压140/100属于妊娠期高血压,需警惕子痫前期风险,建议立即就医评估。

妊娠期血压达到140/100毫米汞柱时,可能提示妊娠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会增加胎盘供血不足的风险,可能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或胎盘早剥。孕妇可能出现头痛、视物模糊、上腹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进展为子痫,危及母婴安全。此时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完善尿蛋白、肝肾功能等检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若血压持续升高或伴随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可能已发展为子痫前期,需住院治疗。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拉贝洛尔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必要时需提前终止妊娠。部分孕妇血压升高可能与遗传因素、肥胖或慢性高血压有关,需结合既往病史综合判断。

孕妇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及加工食品。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限制高糖高脂食物。保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左侧卧位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流。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妊娠期高血压的管理需要产科医生与心血管科医生共同制定个体化方案,确保母婴安全。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刚吃完饭量血压准吗?

刚吃完饭量血压通常不准,可能暂时偏高。进食后血液集中流向胃肠帮助消化,可能导致血压测量值比实际偏高10-20毫米汞柱。

进食后30分钟内测量血压容易受消化活动影响。食物消化过程中,胃肠需要更多血液供应,心脏会加快泵血速度,外周血管轻微扩张,这些生理变化可能使收缩压暂时升高。高盐、高脂或大量进食可能加重这种波动。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饮品也可能干扰测量结果。

部分特殊人群需更谨慎。糖尿病患者餐后可能出现反应性低血压,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后若立即进食可能影响药物吸收。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减退,餐后血压波动可能更明显。使用利尿剂或血管扩张药物的人群也需注意测量时机。

建议测量血压前保持安静休息5-1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或情绪激动。测量时取坐姿,背部挺直,手臂与心脏平齐。若需监测全天血压变化,可选择固定晨起空腹或餐后2小时测量。发现异常血压值应重复测量2-3次取平均值,必要时咨询医生调整测量方案。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吃完饭量血压准吗?

吃完饭量血压通常不准,建议餐后等待30-60分钟再测量。进食后胃肠消化活动增加,可能引起血压短暂波动。

进食后身体会集中血液供应至消化系统,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心率轻度增快,可能使血压测量值比实际偏低。尤其是高盐、高脂或高糖饮食后,血液黏稠度暂时升高,可能进一步影响测量准确性。测量时若处于饱腹状态,袖带压迫上臂可能引起不适,导致人为调整姿势而干扰结果。部分人群餐后可能出现反应性低血压,此时测量无法反映基础血压水平。

少数情况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剧烈波动或胃肠功能紊乱者消化负荷过重时,血压波动可能更为明显。存在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餐后血压调节能力下降,测量偏差可能超过常规范围。某些降压药物与食物同服可能影响吸收速率,间接干扰血压稳定性。

建议选择早晨起床后、排尿完毕且未进食前测量基础血压。若需餐后测量,应保持坐姿休息至少5分钟,避免交叉双腿或说话。使用经过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袖带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记录测量值时需注明餐前或餐后状态,供医生参考评估。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并建立血压日记,避免单一餐后测量值误导用药调整。

刘爱华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风湿免疫科

热门标签

白内障 蛔虫病 卵巢囊肿 黄斑水肿 脑血管病 肺弓形体病 高胆固醇血症 结核性脑膜炎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皮肤恶性黑色素瘤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