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 痔疮

通过手术方法能不能治疗痔疮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痔疮会影响大便形状吗?

痔疮可能会影响大便形状,通常表现为大便变细或表面有凹槽。痔疮是肛门或直肠下端静脉曲张形成的血管团,根据位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当体积增大时可能占据直肠空间,导致粪便通过时受到挤压而变形。常见于长期便秘或排便用力的人群,排便时可能出现无痛性出血。轻度内痔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温水坐浴缓解,若反复脱出需考虑胶圈套扎术或硬化剂注射治疗。

外痔位于肛管齿状线以下,急性血栓性外痔可能形成肛门肿块,造成排便困难和大便形状改变。多与久坐、妊娠腹压增高有关,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配合地奥司明片消肿,顽固性外痔需行血栓剥离术。混合痔兼具内外痔特征,对排便影响更为明显。

痔疮导致的大便形状改变多为暂时性,若持续出现细条状粪便或表面带血槽,需警惕直肠占位性病变。建议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久蹲如厕超过5分钟,便后使用柔软无香型厕纸。可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每次收缩肛门3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练习2-3组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陈勇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每次大便痔疮都出来怎么办?

每次大便痔疮都脱出可通过温水坐浴、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硬化剂注射、胶圈套扎等方式改善。痔疮脱出通常由长期便秘、久坐久站、妊娠腹压增高、肛垫下移、静脉曲张等因素引起。

1、温水坐浴

每日用40℃左右温水坐浴10-15分钟,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肛门括约肌痉挛。水中可加入高锰酸钾外用片配制成1:5000溶液,起到消炎杀菌作用。坐浴后需保持肛门干燥,避免潮湿刺激加重水肿。

2、手法复位

清洁双手后戴医用橡胶手套,用凡士林润滑手指,轻柔将脱出痔核推回肛管内。复位时采取膝胸卧位减轻腹压,动作需缓慢避免暴力导致黏膜损伤。复位失败或伴有剧烈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普济痔疮栓等外用药,含有的利多卡因可镇痛,氢化可的松能减轻炎症反应。口服地奥司明片或迈之灵片可改善静脉淋巴回流,减少痔核充血。

4、硬化剂注射

适用于Ⅰ-Ⅱ度内痔,将聚桂醇注射液等硬化剂注入痔核基底部黏膜下层,使血管纤维化萎缩。治疗后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可能出现肛门坠胀感,需观察是否出现发热或便血等并发症。

5、胶圈套扎

通过器械将特制胶圈套扎在痔核根部,阻断血供使痔核坏死脱落。术后需保持大便软化,可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预防便秘。套扎后7-10天为痔核脱落期,排便时可能出现少量出血属正常现象。

日常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避免如厕时久蹲用力,排便后建议用温水冲洗代替干硬纸巾擦拭。长期反复脱出或伴有大量出血时,需考虑行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等手术治疗。孕妇痔疮脱出应在产科医生指导下处理,禁用含麝香成分药物。

刘晗

主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痔疮会导致大便变细吗?

痔疮一般不会导致大便变细,但可能因肛门狭窄或排便习惯改变间接影响大便形态。痔疮是直肠下端或肛周静脉丛曲张形成的团块,主要表现为出血、疼痛或脱垂。

痔疮患者若因疼痛恐惧排便而刻意减少进食量或饮水不足,可能因粪便量减少而暂时出现大便变细。内痔脱垂或外痔水肿严重时可能机械性压迫肛管,导致排便通道暂时性狭窄,但这种情况通常伴随明显疼痛或出血。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可能引起肛门括约肌痉挛,但此类情况较少见。

大便持续变细需警惕直肠占位性病变,如直肠息肉或肿瘤可能逐渐挤压肠腔。炎症性肠病导致的直肠狭窄可能伴随黏液脓血便。肛门术后瘢痕挛缩或先天性肛门畸形也可能导致排便形态改变。这些情况通常伴有体重下降、排便习惯显著改变等预警症状。

痔疮患者应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避免久坐久站,每日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若大便形态改变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贫血、腹痛等症状,需及时进行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刘晗

主治医师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痔疮一般是怎么引起的?

痔疮通常由肛垫下移、静脉曲张、不良排便习惯、久坐久站、妊娠等因素引起。痔疮的发生主要与肛管静脉丛淤血扩张、肛垫支持结构松弛有关,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便秘或腹泻、腹压增高、辛辣饮食刺激等。

1、肛垫下移

肛垫是肛管黏膜下的血管垫,具有协助控制排便的功能。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腹压增高,肛垫中的纤维结缔组织逐渐老化断裂,导致肛垫下移形成内痔。这种情况可能伴随排便时肿物脱出、无痛性便血等症状。治疗需避免久蹲用力,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

2、静脉曲张

肛管静脉丛因回流受阻发生扩张迂曲,多与门静脉高压、长期便秘等因素相关。静脉壁薄弱者更易出现外痔血栓或静脉团块突出,表现为肛周疼痛性肿物。日常应保持大便通畅,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化痔栓、地奥司明片等改善循环药物。

3、不良排便习惯

如厕时长时间玩手机、过度用力排便等行为会持续增加腹压,导致直肠静脉回流障碍。这类情况可能引发肛门坠胀感、便后滴血等症状。建议每次排便控制在3-5分钟内,便秘者可短期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

4、久坐久站

职业因素导致的长期体位固定会影响盆腔血液循环,使痔静脉淤血。司机、办公室工作者等群体易出现肛门潮湿瘙痒、隐痛等不适。每小时应活动5分钟,温水坐浴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必要时使用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缓解症状。

5、妊娠因素

孕期子宫增大会压迫下腔静脉,加上孕激素作用使静脉壁松弛,约半数孕妇会出现痔疮加重。表现为排便后肛门肿物难以回纳,严重时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孕产妇安全的痔疮膏如复方角菜酸酯乳膏。

预防痔疮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增加全谷物、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避免连续久坐超过1小时,建议每天进行提肛运动3组每组10次。出现持续便血、痔核嵌顿等情况时,应及时到肛肠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强刺激性药物。术后患者需保持创面清洁,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等促进愈合的药物。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痔疮会使大便变细吗?

痔疮可能会使大便变细。痔疮是肛门或直肠下端静脉曲张形成的团块,当内痔体积增大或外痔水肿时,可能挤压肠腔导致排便通道变窄,从而引起大便形态改变。

痔疮患者排便时,增大的内痔可能占据部分肠腔空间,粪便通过时受到物理挤压,排出的大便可能呈现细条状或扁平状。这种情况在痔疮急性发作期更为明显,尤其是伴有痔核脱出、水肿或血栓形成时。部分患者还会伴随排便费力、肛门坠胀感或便后出血等症状。日常可通过温水坐浴缓解局部水肿,使用痔疮膏如马应龙麝香痔疮膏、肛泰软膏等帮助消炎止痛,必要时口服地奥司明片改善静脉回流。

少数情况下,长期反复出现大便变细需警惕其他肠道疾病,如直肠息肉、肿瘤等占位性病变也可能导致肠腔狭窄。若同时出现排便习惯改变、黏液血便、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因。肛门指检或肠镜检查能明确诊断,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痔疮患者日常应保持高纤维饮食,多吃西蓝花、燕麦等食物,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00毫升,避免久坐久站。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控制在5分钟内完成。症状持续加重或出血量较大时,可考虑胶圈套扎、硬化剂注射等微创治疗,严重者需行痔切除术。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病情变化。

陈勇

山东省立医院 消化内科

热门标签

水肿 白斑病 宫颈原位癌 脑动脉夹层 成软骨细胞瘤 淋巴管肌瘤病 念珠菌性败血症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