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看病助手
首页
症状
疾病
问答
医院
医生
挂号
资讯
资讯
育儿
减肥
美容
整形
心理
中医
体检
保健
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月经量少来两天就没了
提问时间:2023-10-28 10:26
|
3人回复
问题描述
我跟男朋友啪完以后
月经不调
然后月经量也少了 才来了两天就没了 这种情况可以排除
怀孕
嘛?
全部回答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立即预约
月经量少来一天就没了该怎么办,如果仅仅是偶尔出现一次的症状,不要过于紧张和担心的,可能是和平时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压力和饮食习惯等因素所造成的月经量过少,但是如果是经常性出现的是症状,最好能到医院做一下激素6项检查,可能是和月经失调有很大关系的,通常在医生的指导下可能进行中药相关来作为调理的,平时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劳逸结合。为确定原因,最好到正规医院做检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回答于2020-12-08 15:31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这种情况不能排除怀孕,有可能是受精卵着床的表现,您再观察几天看一看吧。7天以后可以用试纸测试一下。
回答于2020-01-29 06:19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经期在3-7天之间才算是正常的,而你同床以后出现月经不正常的现象,那么不能排除是怀孕以后先兆流产征象的,建议最好先测晨尿确定是否怀孕了。
回答于2020-01-29 07:52
相关问答
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月经不调?
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是月经不调的常见表现,可能与内分泌失调、卵巢功能异常、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调整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或中医调理是常见的解决方法。 1、内分泌失调 内分泌失调是月经量少或闭经的主要原因之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会导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异常,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脱落。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也可能引发内分泌失调。建议通过激素水平检测明确病因,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物调节,如口服避孕药、黄体酮等。 2、卵巢功能异常 卵巢早衰或功能减退会导致雌激素分泌不足,进而引起月经量减少或闭经。年龄增长、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对于卵巢功能异常,可通过补充雌激素或中药调理改善症状,如服用大豆异黄酮、当归等。 3、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压力大、过度节食、体重骤减或剧烈运动可能导致月经不调。这些行为会影响体内脂肪含量,进而干扰激素分泌。建议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避免过度运动。适当放松心情,如通过瑜伽、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 4、病理因素 子宫内膜损伤、宫腔粘连、盆腔炎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月经量少或闭经。宫腔粘连多由人工流产、刮宫等手术引起,需通过宫腔镜手术分离粘连。盆腔炎则需使用抗生素治疗,必要时结合物理治疗。 5、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与气血不足、肝郁气滞、肾虚等有关。可通过中药调理,如服用四物汤、逍遥丸等,或进行针灸、艾灸等疗法。中医调理需根据个人体质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是身体发出的信号,需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饮食和良好心态,有助于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吃药子宫内膜息肉没了?
吃药可以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需结合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药物或手术。常见方法包括激素治疗、中药调理和手术治疗。 1、激素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的形成与雌激素水平过高密切相关,激素治疗是常用方法之一。口服避孕药、孕激素类药物(如地屈孕酮)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可调节激素水平,抑制息肉生长。这类药物通过降低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的刺激,使息肉逐渐萎缩甚至消失。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服用引发副作用。 2、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子宫内膜息肉与气血瘀滞、湿热下注有关,可通过中药调理改善体质。常用药物包括桃仁、红花、丹参等活血化瘀药材,以及茯苓、白术等健脾祛湿药物。中药治疗周期较长,需坚持服用并结合饮食调理,如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果。 3、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或症状明显的息肉,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需考虑手术。宫腔镜手术是首选方法,通过微创技术直接切除息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可配合药物治疗预防复发。对于反复发作或怀疑恶变的患者,需进一步病理检查,必要时行子宫切除术。 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方法。激素治疗和中药调理适合轻症患者,手术治疗则适用于重症或反复发作者。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复查,确保治疗效果。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闭经了月经量少月经不调?
闭经、月经量少和月经不调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生理、病理、环境及心理因素。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手术治疗等。 1、生理因素 闭经和月经不调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或甲状腺功能异常。这些疾病会导致激素水平失衡,影响月经周期。治疗上,医生可能会开具口服避孕药调节激素,或使用甲状腺药物改善甲状腺功能。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 2、病理因素 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或卵巢早衰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月经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引发痛经和月经量减少,而子宫肌瘤可能导致月经量增多或不规则出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手术治疗(如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或激素替代疗法。 3、环境及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情绪波动或体重骤变(如过度减肥)都会影响月经周期。长期压力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进而引发闭经或月经不调。建议通过心理咨询、冥想或瑜伽缓解压力,同时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避免极端减肥。 4、遗传因素 部分女性可能因家族遗传倾向而更容易出现月经问题。如果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建议尽早进行相关检查,如激素水平检测或基因筛查,以便早期干预。 5、外伤或手术影响 盆腔手术或流产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损伤,进而引发闭经或月经量减少。治疗上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如使用雌激素促进内膜修复,或通过宫腔镜手术清除粘连。 闭经、月经量少和月经不调是女性健康的重要信号,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通过药物、手术或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改善症状,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
于秀梅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中医院
普通内科
生完孩子乳腺结节没了?
生完孩子后乳腺结节消失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哺乳行为以及乳腺组织的自然修复有关。乳腺结节在孕期和哺乳期可能因激素波动而缩小或消失,但具体情况需结合个体差异和医学检查判断。 1、激素水平变化 怀孕和哺乳期间,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这些激素的变化可能影响乳腺组织的状态。部分乳腺结节在激素刺激下可能缩小甚至消失。哺乳结束后,激素水平逐渐恢复正常,乳腺组织也可能随之恢复健康状态。 2、哺乳行为的影响 哺乳过程中,乳腺组织会经历频繁的排空和充盈,这种生理活动可能促进乳腺导管的通畅,减少结节的形成。同时,哺乳有助于排出乳腺内的代谢废物,降低乳腺疾病的风险。 3、乳腺组织的自然修复 怀孕和哺乳期间,乳腺组织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包括腺体增生和导管扩张。这些变化可能使原有的结节被吸收或缩小。哺乳结束后,乳腺组织会逐渐恢复到非孕期状态,部分结节可能因此消失。 4、注意事项与就医建议 虽然乳腺结节在生完孩子后消失可能是良性现象,但仍需警惕潜在的乳腺疾病。建议定期进行乳腺超声或钼靶检查,尤其是结节消失后仍感到乳房不适或发现其他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5、日常护理与预防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乳腺健康。建议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避免高脂肪、高糖饮食。适当运动,如瑜伽、游泳等,有助于调节内分泌,降低乳腺疾病风险。同时,避免长期佩戴过紧的内衣,减少乳腺压迫。 生完孩子后乳腺结节消失可能是激素变化和哺乳行为的综合结果,但仍需关注乳腺健康。定期检查、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是预防乳腺疾病的关键。如有疑虑,及时就医是保障健康的最佳选择。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前列腺囊肿中药喝没了?
前列腺囊肿可以通过中药治疗缓解或消除,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中药治疗前列腺囊肿的原理在于调理身体内部环境,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和囊肿症状。常用的中药包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补肾益气类药物,如丹参、黄芪、茯苓等。 1、中药治疗前列腺囊肿的原理 前列腺囊肿的形成多与慢性炎症、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或内分泌失调有关。中药通过整体调理,改善身体内环境,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缩小或消除囊肿。例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黄芪能够补气升阳,茯苓则有助于利水渗湿,这些药物组合使用可以缓解前列腺囊肿的症状。 2、常用中药方剂及使用方法 (1)丹参黄芪汤:丹参10克,黄芪15克,茯苓10克,煎煮后每日服用一次,连续服用1-2个月。此方剂适用于气血不足、局部血液循环不畅的患者。 (2)金匮肾气丸:由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组成,每日两次,每次6克,适用于肾气不足导致的前列腺囊肿。 (3)五苓散:茯苓、泽泻、白术等药材组成,每日一次,每次9克,适用于湿热下注型前列腺囊肿。 3、中药治疗的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前列腺囊肿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治疗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定期复查前列腺B超,观察囊肿变化情况。 前列腺囊肿的中药治疗是一种温和且有效的方法,但需坚持使用并结合生活调理。如果囊肿较大或症状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必要时结合西医治疗手段,如手术或药物治疗。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热门标签
人流
包茎
低钠血症
脾动脉瘤
适应障碍
病毒性肝炎
干燥综合症
胡桃夹食管
化脓性角膜炎
家族性红细胞增多症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靶向药引起的口腔溃疡怎么办
2025-04-07
禽流感是哪类传染病
2025-04-07
什么是皮肤结核病症状
2025-04-07
新生儿晒黄疸的正确姿势
2025-04-07
库欣综合征哪个医院做手术好
2025-04-07
女性生殖系统检查包括哪些项目
2025-04-07
老年疑病症怎么治疗
2025-04-07
吃阿司匹林会引起哮喘吗
2025-04-07
结核一般用什么药
2025-04-07
小儿顽固性便秘怎么调理和治疗
2025-04-07
脂溢性脱发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2025-04-07
鼻中隔偏曲做手术危险吗
2025-04-07
库欣综合征精神症状
2025-04-07
病毒性感冒发烧头疼到受不了怎么办
2025-04-07
跳蚤和头虱的区别
2025-04-07
子痫检查有必要做吗
2025-04-07
小孩脑供血不足严重吗
2025-04-07
神经性心脏病的症状是
2025-04-07
鹅掌风特效药药膏
2025-04-07
脑出血偏瘫疼痛怎么办
2025-04-07
艾滋病患者吃什么食物最好
2025-04-07
鹅掌风用药时退皮
2025-04-07
烫伤了用烧伤膏可以吗
2025-04-07
恋物癖吃什么药治疗
2025-04-07
再生障碍性贫血严重吗
2025-04-07
宝宝睾丸经常缩进去是怎么回事儿
2025-04-07
新生儿黄疸预防感染的护理措施
2025-04-07
肾错构瘤会有生命危险吗
2025-04-07
附睾炎的硬结消不了
2025-04-07
肛周脓肿和肛漏是一样手术吗
2025-04-07
女生喝什么花茶对身体好
2025-04-08
女人经常穿高跟鞋有什么影响
2025-04-08
女性补肾调经的中成药有哪些
2025-04-08
为什么女人不能吃洋葱
2025-04-08
什么水果泡酒美容养颜抗衰老
2025-04-08
女人熬夜是不是老得快
2025-04-08
6年级女孩叛逆怎么教育
2025-04-08
孩子数学成绩很差怎么办
2025-04-08
小孩读书不行怎么办将来怎么办
2025-04-08
自酿葡萄酒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2025-04-08
孩子对妈妈动手之后妈妈该如何处理
2025-04-08
14岁叛逆期的孩子怎么管教比较好
2025-04-08
孩子不上学玩手机家长怎么管
2025-04-08
初中政治该怎么学才能考好
2025-04-08
初三物理怎么提高成绩
2025-04-08
孩子上高一心情抑郁怎么办
2025-04-08
初一初二基础不好初三还有救吗
2025-04-08
初中提高政治成绩诀窍
2025-04-08
孩子老被欺负一个办法就搞定
2025-04-08
为什么孩子补课了成绩下降了
2025-04-08
卧推20公斤能练胸肌吗
2025-04-08
高中生假期能不能玩手机
2025-04-08
高中生跟同学处不好关系怎么办
2025-04-08
儿子上高中成绩下降怎么办
2025-04-08
小孩12岁叛逆期如何管教
2025-04-08
不按时睡觉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2025-04-08
仰着睡好还是侧着睡好
2025-04-08
为什么放假的时候反而睡不着
2025-04-08
男人常吃豆制品对性功有影响吗
2025-04-08
睡眠呼吸机要带一辈子吗
2025-04-08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
智能健康助手
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