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三岁半小儿流口水正常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流口水按摩哪里?

小儿流口水可通过按摩颊车穴、地仓穴、合谷穴、足三里穴、承浆穴等穴位缓解。流口水可能与出牙期刺激、口腔肌肉发育不完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口腔炎症等因素有关。

1、颊车穴

颊车穴位于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处,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按摩此穴有助于缓解咀嚼肌紧张,改善唾液分泌异常。家长可用拇指指腹以画圈方式轻柔按压,每次持续数秒,重复进行。出牙期婴儿按摩此处可减轻牙龈肿胀对唾液腺的刺激。

2、地仓穴

地仓穴在口角外侧,瞳孔直下与口角水平线交点处。刺激该穴位能调节口腔周围肌肉张力,减少无意识流涎。家长可用食指指腹沿顺时针方向点按,注意避开婴儿娇嫩皮肤。对于口腔闭合功能尚未完善的一岁以下幼儿效果较明显。

3、合谷穴

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偏食指侧凹陷处。此穴位属大肠经,按摩可通过经络调节改善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的流涎。家长可用拇指指甲轻掐穴位,力度以婴儿无明显抗拒为宜。伴有消化不良症状时配合腹部按摩效果更佳。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在膝盖外侧凹陷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作为强壮保健要穴,经常按压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减少病理性流涎。家长可用掌根轻柔按压婴儿小腿,早晚餐前各操作一次,每次持续数分钟。脾胃虚弱型流涎患儿适用此法。

5、承浆穴

承浆穴位于下唇正中凹陷处,直接作用于唾液分泌调控。按摩时家长可用中指指腹向上轻推,配合吞咽训练效果更好。此方法适合两岁以上能配合指令的幼儿,对脑瘫等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流涎有辅助改善作用。

家长每日可选取2-3个穴位交替按摩,操作前清洁双手并涂抹婴儿润肤油减少摩擦。每次按摩总时长控制在10分钟内,观察婴儿反应调整力度。若流涎伴随发热、拒食、口腔溃疡等症状,或持续超过三周岁仍未改善,应及时就医排查神经系统疾病、口腔结构异常等病理性因素。平时注意保持口周皮肤干燥,使用纯棉围兜及时擦拭,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小儿流口水是怎么回事?
小儿流口水主要是由于唾液分泌增加或吞咽功能不完善导致,可通过调整饮食、训练吞咽功能以及排除病理因素来改善。 1、唾液分泌增加:婴幼儿时期唾液腺发育较快,唾液分泌量增多,但吞咽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导致口水外流。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改善。 2、吞咽功能不完善:部分幼儿吞咽协调能力较差,无法及时吞咽唾液,导致口水外溢。可以通过训练吞咽功能,如练习吸吮、咀嚼固体食物等,帮助改善这一问题。 3、出牙期刺激:宝宝出牙时,牙龈受到刺激,唾液分泌增加,容易流口水。可以给宝宝使用牙胶或冷敷牙龈,缓解不适感。 4、口腔疾病:如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口腔问题可能刺激唾液分泌增多。需及时就医,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治疗。 5、神经系统疾病:少数情况下,流口水可能与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如脑瘫或面神经麻痹。如果流口水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如运动障碍或面部表情异常,需尽早就医检查。 6、饮食调整:避免给宝宝过多酸性或刺激性食物,如柑橘类、辛辣食品,以免刺激唾液分泌。 7、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清洁宝宝口腔,减少细菌滋生,预防口腔疾病。 小儿流口水多数是正常生理现象,但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或持续时间较长,需及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同时通过饮食调整和功能训练帮助宝宝改善这一问题。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小儿流口水怎么引起的?
两岁的孩子流口水,这个是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因为一般孩子流口水的这种症状的话,一般到3岁以上才能完全恢复,这个是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个非常正常的过程,所以这种情况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是超过三岁仍然出现比较多的流口水的症状的话,这个就不正常。出现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小儿流口水喝水多是否有的危害大不大?
孩子在流口水期间给孩子多喝一些水,是没有影响的,孩子出现流口水多,这种情况是由于孩子吞咽功能还不完善,从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发生,这种情况会随着孩子逐渐的长大,逐渐的缓解,建议在平时的生活中,当孩子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父母需要多注意,孩子口腔周别的卫生。如果出现了其他的异常情况,那就需要及时的咨询医生或者去医院就诊,然后针对性的治疗。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小儿流口水怎么治疗?
7个月的孩子流口水,可能是由于长牙引起的症状,也不排除是孩子消化不良导致的,建议适当的带孩子去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明确病情以后可以适当的口服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果孩子长牙的话,饮食方面尽量不要给孩子吃含糖量比较高的食物,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牙齿的生长。如果出现了其他的异常情况,那就需要及时的咨询医生或者去医院就诊,然后针对性的治疗。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动脉瘤 胃穿孔 颈椎骨折 角膜擦伤 皮肤癣菌病 代谢性碱中毒 肩锁关节脱位 继发性高血压 充血性心力衰竭 淋巴瘤样丘疹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