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产科 > 产后出血

怎样避免产后出血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产后出血会留下后遗症吗?

产后出血是否留下后遗症需根据出血量、治疗及时性及个体恢复情况综合判断。多数及时处理的轻度出血不会遗留后遗症,但严重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垂体功能减退、继发感染等问题。

产后出血量较少且得到迅速干预时,产妇通常可通过输血、药物止血等措施完全康复,不会对健康造成长期影响。此时需注意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促进血红蛋白恢复,同时监测子宫复旧情况。产后42天复查若无异常,可视为完全康复。

当出血量超过1000毫升或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时,可能引发席汉综合征,表现为持续乏力、闭经、低血压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状。严重感染未控制者可能发展为盆腔粘连或慢性盆腔痛。极少数情况下,失血性休克可能导致脑垂体缺血性坏死,需终身激素替代治疗。

建议产后出血患者遵医嘱完成复查项目,包括血常规、激素水平及盆腔超声检查。日常注意观察恶露变化,保证高蛋白饮食与充足休息,避免过早重体力劳动。出现持续头晕、发热或异常分泌物时应及时返院就诊。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产后出血影响再次生育吗?

产后出血是否影响再次生育需根据出血原因及严重程度判断。多数轻度产后出血经规范治疗后不影响生育功能,但严重产后出血可能导致子宫切除或垂体功能损伤等不可逆后果。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毫升,常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轻度出血通过药物止血、宫腔填塞或输血等治疗可完全恢复,子宫内膜修复后不影响受精卵着床。产后出血继发感染时需彻底抗感染治疗,避免慢性盆腔炎导致输卵管粘连。凝血功能异常者需纠正原发病,妊娠前评估血栓风险。

严重产后出血引发希恩综合征时,垂体前叶缺血坏死会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需长期激素替代治疗才能恢复月经。子宫切除术是挽救生命的终极手段,术后须通过辅助生殖技术代孕。既往有胎盘植入史者再次妊娠时前置胎盘概率显著增加,孕前需通过超声评估子宫瘢痕情况。

建议有产后出血史的妇女再次妊娠前进行系统评估,包括妇科检查、激素水平检测及影像学检查。妊娠期需加强产前检查,选择具备抢救条件的医院分娩。保持铁蛋白水平正常,预防贫血加重出血风险。产后严格避孕18-24个月,待子宫完全修复后再计划妊娠。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产后出血的处理方法?

产后出血可通过子宫按摩、药物治疗、宫腔填塞、子宫动脉栓塞、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产后出血通常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

1、子宫按摩

子宫按摩是产后出血的首选处理方法,通过按摩子宫底部刺激子宫收缩,帮助子宫恢复张力并减少出血。按摩时需将一只手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另一只手在子宫底部进行环形按压,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子宫内翻。子宫按摩可与缩宫药物联合使用增强效果,适用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缩宫素类药物促进子宫收缩,常用药物包括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米索前列醇片等。缩宫素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平滑肌引起节律性收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增强子宫收缩强度和频率,米索前列醇通过前列腺素受体发挥作用。药物治疗适用于轻中度产后出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监测生命体征。

3、宫腔填塞

宫腔填塞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通过填塞宫腔压迫出血部位达到止血目的。常用填塞材料包括纱布条、球囊导管等,操作时需严格无菌技术避免感染。填塞后需密切观察出血量、子宫底高度及生命体征,通常在24-48小时内取出填塞物。宫腔填塞对胎盘剥离面出血和子宫下段出血效果较好。

4、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动脉栓塞是介入放射学技术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通过导管选择性栓塞子宫动脉或其分支阻断血流。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栓塞材料常用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圈,术后需监测栓塞综合征表现如发热、疼痛等。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瘢痕妊娠、胎盘植入等引起的出血具有独特优势。

5、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适用于其他方法无效或出血危及生命的严重产后出血,常见术式包括子宫压迫缝合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和子宫切除术。子宫压迫缝合术通过缝线压缩子宫肌层减少血供,子宫动脉结扎可直接阻断主要供血血管,子宫切除术为终极止血手段。手术治疗决策需综合考虑出血原因、患者状况及生育需求,术后需加强监护和抗感染治疗。

产后出血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出血,注意会阴部清洁防止感染。饮食宜选择高铁高蛋白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补充失血,适量饮用红糖水有助于促进恶露排出但不宜过量。保持情绪稳定,按医嘱服用铁剂纠正贫血,定期复查血常规评估恢复情况。出现发热、腹痛加剧或恶露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就医,产后42天需进行系统复查评估子宫复旧情况。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产后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产后出血可能由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翻等原因引起。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或剖宫产者超过1000毫升,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约占70%。分娩过程中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缩宫素使用不当、产程延长等因素均可导致宫缩乏力。表现为子宫轮廓不清、质地柔软,阴道持续性流血且血色暗红。可通过按摩子宫、应用缩宫素、宫腔填塞等方法促进宫缩。

2、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均可引起产后出血。胎盘剥离不全多因宫缩乏力或过早牵拉脐带所致,胎盘嵌顿则与子宫收缩环形成有关。临床表现为胎盘娩出延迟或娩出后检查发现缺损,出血常呈间歇性。需行人工剥离胎盘或清宫术,严重者需子宫动脉栓塞。

3、软产道损伤

急产、巨大儿分娩或手术助产可能导致会阴、阴道、宫颈等软产道裂伤。出血特点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鲜红色血液,与宫缩无关。检查可见明确裂伤口,需及时缝合止血。深度裂伤可能累及肛门括约肌甚至直肠壁。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可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除阴道流血外,常伴有注射部位瘀斑、血尿等全身出血倾向。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血液制品,同时处理原发病。

5、子宫内翻

罕见但危急的并发症,多因不当牵拉脐带或按压宫底导致子宫内翻。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休克,阴道可见紫红色球状物脱出。需立即手法复位,失败者需手术修复,严重者可能需切除子宫。

产后出血预防重于治疗,产前应纠正贫血、控制高危因素。分娩后需密切监测出血量、生命体征及宫缩情况。建议产妇保持会阴清洁,早期哺乳促进宫缩,补充富含铁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菠菜等。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产后42天需返院复查子宫复旧情况。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子宫收缩、预防感染、心理支持和营养补充。

1、监测生命体征:

产后出血患者需持续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每小时记录一次出血量,观察阴道流血颜色和性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等休克表现时需立即报告

2、促进子宫收缩:

通过按摩子宫底帮助子宫收缩,每15分钟按摩一次直至子宫变硬。可使用缩宫素类药物维持子宫张力,同时排空膀胱避免影响子宫复旧。

3、预防感染:

严格无菌操作更换产褥垫,每日进行会阴冲洗。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发热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产褥感染。

4、心理疏导:

产妇易出现焦虑恐惧情绪,需耐心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鼓励家属陪伴,帮助建立母乳喂养信心。必要时可安排心理咨询师介入。

5、营养支持:

给予高铁高蛋白饮食,如动物肝脏、瘦肉、菠菜等。少量多餐,每日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限制生冷刺激性食物,保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

产后出血护理需注重整体调理,建议早期下床活动促进恶露排出,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哺乳时采取舒适体位,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贫血改善情况,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及时就诊。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尿道狭窄 声带麻痹 输尿管炎 玻璃体出血 出血性肠炎 前庭大腺炎 颈部恶性肿瘤 结节性肝硬化 慢性扁桃体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