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脑膜炎

儿童脑膜炎的症状是什么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肥厚性脑膜炎治疗方法有什么?

肥厚性脑膜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手术治疗、对症治疗和康复护理等方式治疗。肥厚性脑膜炎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外伤和药物反应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感染是肥厚性脑膜炎的常见原因,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病毒感染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800mg口服每日五次,真菌感染可使用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400m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

2、免疫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引发肥厚性脑膜炎,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60mg口服每日一次,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500mg静脉注射每月一次,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375mg/m²静脉注射每周一次。

3、手术治疗:肿瘤压迫或外伤导致的肥厚性脑膜炎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开颅减压术切除肿瘤或血肿,脑室分流术缓解脑积水,手术需在神经外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4、对症治疗:肥厚性脑膜炎常伴随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400mg口服每日三次,止吐药物如甲氧氯普胺10mg口服每日三次,抗癫痫药物如丙戊酸钠500mg口服每日两次。

5、康复护理: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物理治疗如运动训练增强肌力,语言治疗改善语言障碍,心理疏导缓解焦虑抑郁,家庭护理提供生活支持和情感关怀。

肥厚性脑膜炎的治疗需结合病因和症状进行综合干预,饮食上建议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运动上建议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护理上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感染、定期复查,必要时及时就医。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病毒性脑膜炎是什么病,能治愈吗?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该病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等方式缓解,大多数患者经过及时治疗能够完全康复。

1、病毒感染:病毒性脑膜炎主要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等引起。这些病毒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感染脑膜组织。治疗上可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口服或静脉注射,具体剂量需根据病情调整。

2、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后,人体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释放炎症因子,导致脑膜炎症反应。治疗时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每日剂量为0.1-0.2mg/kg,以减轻炎症反应。

3、头痛发热: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常伴有剧烈头痛、持续发热等症状。治疗上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物,口服,每日剂量分别为500-1000mg、200-400mg,每4-6小时一次。

4、颈部僵硬:脑膜炎症可导致颈部肌肉紧张,出现颈部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治疗时可进行颈部热敷、轻柔按摩等物理疗法,同时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口服,每日剂量为75-150mg,分2-3次服用。

5、神经系统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治疗上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进行脱水治疗,使用甘露醇静脉注射,每日剂量为0.25-0.5g/kg,分2-3次使用。

病毒性脑膜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米粥、蔬菜汤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瑜伽等,有助于恢复体力。同时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李芸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儿科

细菌性脑膜炎脑脊液特点?

细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主要表现为压力升高、外观浑浊、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升高以及葡萄糖含量降低。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细菌性脑膜炎的重要依据,通常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1、压力升高: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压力通常显著升高,正常值为70-180毫米水柱,而患者可能超过200毫米水柱。压力升高与炎症反应导致脑膜水肿和脑脊液循环障碍有关。治疗上需及时进行脱水降颅压处理,如使用甘露醇注射液250毫升静脉滴注。

2、外观浑浊: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外观常呈现浑浊或脓性,这是由于大量白细胞和细菌的存在。正常脑脊液应为无色透明液体。浑浊的脑脊液提示感染严重,需立即进行抗生素治疗,如头孢曲松钠2克静脉注射,每日一次。

3、白细胞计数增加: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通常超过1000个/微升,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正常值应少于5个/微升。白细胞计数增加是炎症反应的直接表现,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万古霉素1克静脉注射,每日两次。

4、蛋白质含量升高:脑脊液蛋白质含量通常显著升高,正常值为15-45毫克/分升,而患者可能超过100毫克/分升。蛋白质含量升高与血脑屏障破坏和炎症反应有关。治疗上需控制感染,如使用头孢噻肟钠2克静脉注射,每日两次。

5、葡萄糖含量降低:脑脊液葡萄糖含量通常显著降低,正常值为血糖的50-70%,而患者可能低于40%。葡萄糖含量降低与细菌消耗和炎症反应有关。治疗上需补充葡萄糖,如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静脉滴注。

细菌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结果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毫升。饮食上建议选择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运动方面,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待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日常活动。护理上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如高热、抽搐等。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病毒性脑膜炎能治好吗有什么后遗症?

病毒性脑膜炎可以治愈,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可能遗留头痛、记忆力减退等后遗症。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辅以对症支持治疗,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头痛可选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药;发热可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热药。康复期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进行脑功能锻炼,如记忆训练、注意力训练等,有助于减少后遗症。定期复查脑电图、头颅CT等,监测病情变化。饮食上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等,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心理上保持乐观,避免焦虑抑郁,必要时寻求心理疏导。病毒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与病情轻重、治疗时机、患者体质等因素有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关键。后遗症的发生率较低,但需警惕长期头痛、认知功能障碍等,及时就医评估。康复过程中,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症的影响。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小儿脑膜炎有后遗症吗?

小儿脑膜炎可能导致后遗症,具体表现包括听力障碍、认知功能下降和运动功能障碍。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预防后遗症的关键。治疗包括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抗生素如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和阿莫西林常用于细菌性脑膜炎;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用于病毒性脑膜炎。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帮助恢复功能。心理支持通过心理咨询、家庭支持和社交活动,促进心理健康。早期干预和综合治疗能有效减少后遗症风险,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和监测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家长应密切关注患儿症状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通过科学管理和综合干预,多数患儿能够获得良好预后,减少后遗症影响。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热门标签

阴虚 结肠瘘 青霉病 体温过低 宫颈原位癌 慢性阑尾炎 骶髂关节结核 肩锁关节脱位 皮肤真菌感染 斑痣性错构瘤病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