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乙酰氨基酚栓是一种常用的解热镇痛药物,主要用于缓解发热和轻中度疼痛,尤其适合口服药物不便的患者,如儿童、老年人或无法吞咽药物的患者。使用时需严格按照医嘱或说明书剂量,以避免不良反应。
1、对乙酰氨基酚栓的作用机制
对乙酰氨基酚能够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前列腺素合成,起到解热和镇痛的作用。其栓剂便于直肠给药,药物被直肠黏膜吸收后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不会刺激胃肠道,是发热或疼痛患者的一种有效选择,特别是不能口服药物的人群。
2、适用人群与常见用途
对乙酰氨基酚栓广泛适用于以下情况:
儿童发热:作为儿童退热的常规选择之一,尤其在孩子抗拒口服液体药物时。
成人轻中度疼痛:包括头痛、牙痛及术后疼痛。
需要避免胃肠道刺激的患者:如胃溃疡或胃肠敏感人群。
栓剂的使用应根据患者体重和年龄进行合理剂量调整,以避免药物过量引发肝损伤。
3、用药注意事项
剂量控制:对于儿童,一次用量通常参考体重10-15毫克/千克,每日总量不超过四次;成人剂量多为每次500-1000毫克,每日不超过4000毫克。如长期使用或超量服用,可能增加肝毒性风险。
正确使用方法:需用温水清洁后,将栓剂推入直肠约2-3厘米,并保持数分钟至完全融化吸收。避免用药后立即排便,以免影响吸收效果。
禁忌症和药物互作用:肝功能受损者慎用,应避免与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其他药物同时使用,以防止过量。哺乳期或孕妇用药需咨询
4、可能的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瘙痒、恶心和局部刺激,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出现症状需立即停药,并尽快就医。如果长期或过量服用,可能导致药物性肝损伤。
对乙酰氨基酚栓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常用药物,但需在医生指导下按照说明合理使用,避免滥用造成不良后果。如果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症状未见改善或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处理,以确保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