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正常人的体温在36.1°C至37.2°C之间,测量方法不同会有轻微差异。体温异常可能由感染、炎症、环境温度变化或内分泌失调引起,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1、正常体温范围:口腔测量正常体温为36.3°C至37.2°C,腋下测量为36.1°C至36.8°C,直肠测量为36.6°C至37.5°C。不同测量方法因接触部位不同,结果略有差异。
2、体温升高的原因:感染性疾病如流感、肺炎,炎症如关节炎、胃炎,环境温度过高或剧烈运动后体温调节失衡,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疾病也会导致体温升高。
3、体温降低的原因:环境温度过低、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营养不良或贫血导致代谢减慢,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某些药物如镇静剂也可能引起体温下降。
4、体温异常的应对措施:体温升高时,物理降温如冷敷、温水擦浴,药物降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体温降低时,保暖措施如增加衣物、使用暖宝宝,补充热量如饮用温热的糖水,必要时就医检查。
5、日常体温监测: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定期测量体温,尤其是感觉不适时,记录体温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体温。
正常体温是健康的重要指标,了解体温范围及异常原因,掌握应对方法,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保持身体处于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