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72人阅读
小肠坏死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便血等。小肠坏死通常由肠系膜血管栓塞、肠梗阻、肠扭转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肠穿孔、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1、腹痛腹痛是小肠坏死最常见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中腹部。腹痛可能持续存在且逐渐加重,与肠壁缺血坏死程度相关。肠系膜动脉栓塞引起的腹痛往往起病急骤,而肠梗阻导致的腹痛可能伴随阵发性绞痛。腹痛程度与范围可能随病情进展而扩大,严重时可波及全腹。
2、腹胀腹胀多由肠管扩张和肠内容物积聚引起,常见于肠梗阻导致的小肠坏死。肠管缺血坏死可导致肠蠕动减弱或消失,气体和液体在肠腔内积聚形成明显膨隆。触诊时可发现腹部紧张、压痛,听诊肠鸣音减弱或消失。随着病情发展,腹胀可能进行性加重并出现腹膜炎体征。
3、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肠道缺血和肠梗阻的常见伴随症状。早期可能为反射性呕吐,后期因肠内容物淤积可出现粪样呕吐物。呕吐频率和内容物性质可反映肠道梗阻部位和程度,高位小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低位梗阻呕吐发生较晚但可能含有粪渣。持续呕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4、发热发热多提示肠道坏死继发感染,体温可升高至38摄氏度以上。肠壁缺血坏死可导致细菌和毒素入血,引发全身炎症反应。感染严重时可出现寒战、高热等脓毒血症表现。血常规检查常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上升。
5、便血便血反映肠道黏膜缺血损伤,可能表现为暗红色血便或柏油样便。肠系膜血管栓塞导致的小肠坏死便血发生较早,而肠梗阻引起的便血多出现在病程后期。便血量与肠道缺血范围相关,大量便血可能提示广泛肠坏死。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有助于早期发现肠道出血。
小肠坏死属于急腹症中的危重情况,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术后患者需遵循医嘱进行肠内营养支持,逐步恢复饮食,定期复查评估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出现任何异常症状应及时复诊,防止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