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86人阅读
肠道病毒感染需注意隔离防护、饮食调整、症状监测、消毒措施及就医时机。肠道病毒感染主要由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腹泻、皮疹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1、隔离防护确诊后应单独使用餐具及洗漱用品,避免与家人共用餐桌。成人患者建议居家休息,儿童须暂停入园入学。接触患者分泌物后需用流动水洗手,护理人员可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需用肘部遮挡,使用后的纸巾应密封丢弃。
2、饮食调整急性期选择低渣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软面条,腹泻严重时可短暂禁食但不超过4小时。恢复期逐步添加蒸蛋、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饮料刺激肠蠕动。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临时改用无乳糖配方。所有食材需充分加热,禁食生冷海鲜。
3、症状监测每日记录体温变化及排便次数,观察有无嗜睡、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婴幼儿需监测尿量防止脱水,出现眼眶凹陷或皮肤弹性下降时需口服补液盐。手足口病患者应检查疱疹是否化脓,心肌炎患者需关注心率及胸闷症状。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度应及时就医。
4、消毒措施患者衣物需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单独清洗,粪便污染区域用5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每日消毒,餐具煮沸15分钟以上。居室保持通风,空调滤网每周用酒精湿巾清洁。患者痊愈后所有床品需阳光暴晒6小时。
5、就医时机出现持续呕吐无法进食、抽搐、呼吸急促等症状需急诊处理。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感染后建议住院观察。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告知接触史,进行粪便PCR检测明确病毒分型。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脑膜炎患者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查。
肠道病毒感染恢复期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肌负担。可适量补充锌元素促进肠黏膜修复,选择含益生菌的酸奶调节肠道菌群。家庭成员需观察7天潜伏期,托幼机构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应报告疾控中心。日常注意培养儿童洗手习惯,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