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46人阅读
肛门脓肿是指发生在肛门直肠周围间隙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属于肛周脓肿的俗称。肛门脓肿主要由肛腺感染扩散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
1、病因机制肛门脓肿多因肛窦腺体阻塞后细菌感染所致。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当肛腺开口受阻时,细菌在腺体内繁殖形成感染灶,继而向周围软组织扩散形成脓肿。糖尿病、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可能增加发病概率。
2、典型症状肛门脓肿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持续性跳痛,坐立或排便时加剧。局部可见红肿硬结,触痛明显,严重者可伴波动感。部分患者会出现38℃以上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脓肿位置较深时可能仅表现为直肠内坠胀感。
3、临床分类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肛周皮下脓肿、坐骨直肠窝脓肿、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等类型。其中肛周皮下脓肿最常见,位置表浅易发现;坐骨直肠窝脓肿疼痛剧烈但体征不明显;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全身症状显著而局部症状轻微。
4、诊断方法除典型临床表现外,直肠指检可触及压痛性包块。超声检查能确定脓肿范围及深度,MRI对深部脓肿诊断价值更高。血常规检查常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严重者可能出现脓毒血症相关指标异常。
5、治疗原则肛门脓肿需及时切开引流,配合抗生素治疗。常用手术方式包括放射状切口引流、挂线疗法等。术后需每日换药,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复杂性脓肿或合并肛瘘者可能需二期手术。
肛门脓肿患者术后应保持肛门清洁,每日用温水坐浴2-3次。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穿着宽松棉质内裤,避免久坐压迫。若出现发热、创面渗液增多等情况需及时复诊。未及时治疗的脓肿可能发展为肛瘘,增加治疗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