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06人阅读
小儿失神性癫痫可能由遗传因素、脑部结构异常、代谢紊乱、感染因素、神经递质失衡等原因引起。该病主要表现为短暂意识丧失、动作停滞等症状,需通过脑电图等检查确诊。
1、遗传因素部分患儿存在家族遗传倾向,可能与SCN1A、GABRG2等基因突变相关。这类患儿通常表现为典型失神发作,脑电图显示3Hz棘慢波。建议家长定期记录发作情况,医生可能开具丙戊酸钠口服溶液、拉莫三嗪片或左乙拉西坦颗粒等抗癫痫药物,并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2、脑部结构异常围产期缺氧缺血、脑皮质发育不良等可能导致神经元异常放电。患儿除失神发作外,可能伴有发育迟缓。需通过头颅MRI明确病因,治疗上除使用托吡酯胶囊外,可能需结合康复训练。家长需注意避免患儿单独进行游泳、骑车等高风险活动。
3、代谢紊乱低血糖、低钙血症或线粒体功能障碍等代谢问题可能诱发发作。这类患儿常伴随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建议家长规律安排饮食,医生可能根据病因补充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或左卡尼汀口服液,同时配合生酮饮食等特殊膳食管理。
4、感染因素脑炎、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可能遗留癫痫灶。患儿多有发热病史,发作时可能出现眼球上翻。急性期需用阿昔洛韦注射液等抗感染治疗,后期可选用奥卡西平片控制发作。家长需按时接种疫苗,避免患儿接触传染病患者。
5、神经递质失衡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功能抑制或谷氨酸能神经元过度兴奋可能导致发作。这类患儿对乙琥胺糖浆等调节递质药物反应较好。日常生活中家长应保证患儿充足睡眠,避免闪光刺激,必要时进行神经心理评估。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突然愣神、呼之不应等症状时,应及时用手机记录发作过程并就诊神经内科。日常生活中需建立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激动。饮食上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瘦肉,忌饮含咖啡因饮料。定期复查脑电图和血药浓度,切勿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发作期间应保护患儿避免跌倒受伤,发作超过5分钟或连续发作需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