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91人阅读
宝宝肠套叠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空气灌肠复位、手术复位、补液支持、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肠套叠通常由肠道蠕动异常、肠道息肉、肠道炎症、病毒感染、肠道发育不良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肠套叠急性期需立即禁食并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胃肠减压能减少肠道积气积液,缓解肠管扩张压力,避免肠壁血液循环进一步恶化。家长需配合医护人员固定胃管,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若出现血性液体需立即告知医生。
2、空气灌肠复位发病48小时内且无肠坏死征象时可采用空气灌肠复位。在X线监视下将气体经肛门注入结肠,利用气压推动套叠肠管复位。操作前需完善腹部超声检查,术后需观察患儿有无腹胀加重、便血等复发迹象。
3、手术复位出现肠坏死、穿孔或灌肠复位失败时需行剖腹手术。手术方式包括手法复位术、肠切除吻合术等,术中需评估肠管活力,术后需留置腹腔引流管。家长需注意保持伤口敷料干燥,观察有无发热、切口渗液等感染征象。
4、补液支持因呕吐和禁食可能导致脱水,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电解质注射液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期间需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尿量和皮肤弹性,必要时检测血电解质水平。
5、预防感染术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等抗生素预防感染。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有无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避免擅自调整剂量。恢复期喂养应从流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肠套叠患儿恢复期应保持饮食清淡,初期选择米汤、稀释配方奶等低渣流食,逐渐增加苹果泥、南瓜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过早摄入高纤维食物,喂养时采取少量多餐原则。日常需注意腹部保暖,观察排便情况,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若出现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