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52人阅读
痔疮和肛裂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痔疮主要表现为肛门周围静脉曲张形成的柔软团块,肛裂则是肛门皮肤或黏膜的线性裂口。痔疮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肛裂通常伴随排便疼痛和少量出血。
1. 痔疮表现痔疮患者可能出现肛门肿物脱出、便血、肛门瘙痒等症状。内痔早期可能仅有便血,严重时痔核会脱出肛门。外痔表现为肛门周围皮下柔软肿块,可能伴有血栓形成导致剧烈疼痛。混合痔兼具内外痔特征。长期便秘、妊娠腹压增高是常见诱因,温水坐浴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马应龙痔疮膏、普济痔疮栓等药物。
2. 肛裂特征肛裂典型表现为排便时刀割样疼痛和便后滴血,可见肛门后正中线处纵行裂口。急性肛裂裂口新鲜整齐,慢性肛裂边缘增厚形成哨兵痔。便秘时干硬粪便损伤肛管皮肤是主要病因,保持大便通畅是关键,可遵医嘱使用硝酸甘油软膏促进愈合,复方角菜酸酯栓保护创面。
3. 鉴别要点痔疮出血多为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肛裂出血量少且伴排便剧痛。痔疮脱出物可回纳,肛裂哨兵痔固定于裂口下端。肛门镜检查能明确诊断,痔疮可见曲张静脉团,肛裂可见棱形溃疡。两者可能合并存在,需专业医生通过视诊、指诊和肛门镜鉴别。
4. 诱发因素长期便秘或腹泻、久坐久站、妊娠分娩、辛辣饮食等因素均可诱发。痔疮与静脉回流障碍有关,肛裂多因机械性撕裂。肥胖人群、孕妇、办公室工作者是高发群体,遗传因素也可能参与发病。改善排便习惯、避免久坐可降低发病风险。
5. 并发症风险痔疮可能发生嵌顿坏死,肛裂可能继发感染形成肛周脓肿。反复出血可导致贫血,慢性肛裂可能发展为肛瘘。血栓性外痔需急诊处理,陈旧性肛裂可能需要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出现肛门剧烈疼痛、发热或大量出血应立即就医。
保持每日充足饮水和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建议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避免如厕时久蹲和过度用力,每次排便控制在5分钟内。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使用粗糙厕纸摩擦。急性发作期可每日2-3次温水坐浴,水温40℃左右,每次15分钟。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时,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延误治疗。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肠道功能,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