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49人阅读
孕妇下面出血可能由先兆流产、宫颈病变、胎盘异常、泌尿系统感染、外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先兆流产妊娠早期出血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或黄体功能不足有关,常伴随下腹坠痛。需通过超声检查胚胎活性,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黄体酮胶囊或地屈孕酮片进行保胎治疗,同时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改善症状。
2、宫颈病变宫颈息肉或宫颈炎可能导致接触性出血,常见于同房后。需进行妇科检查排除宫颈癌前病变,必要时行宫颈TCT和HPV检测。对于良性息肉可在孕中期行息肉摘除术,急性宫颈炎可遵医嘱使用对胎儿安全的抗生素栓剂如克林霉素磷酸酯阴道片。
3、胎盘异常胎盘前置或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出血的主因,前者表现为无痛性鲜红色出血,后者多伴持续性腹痛。通过B超可明确诊断,完全性胎盘前置需提前剖宫产,边缘性前置胎盘可尝试保守治疗。胎盘早剥需根据剥离面积决定是否终止妊娠。
4、泌尿系统感染尿路感染或肾盂肾炎可能引起血尿被误认为阴道出血,常伴有尿频尿急症状。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妊娠B类抗生素。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有助于预防感染复发。
5、外伤外阴静脉曲张或阴道壁损伤可能在碰撞后出血,通常出血量较少。需检查会阴部有无裂伤,轻微损伤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压迫止血。妊娠期外阴静脉曲张应避免久站,睡眠时抬高臀部减轻静脉压力,分娩后多可自行消退。
孕妇出现阴道出血应立即停止活动采取左侧卧位,记录出血颜色和量,避免使用卫生棉条。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两次,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并及时更换。饮食注意补充含铁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贫血发生。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情况,出现出血加重或胎动异常需急诊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