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18人阅读
月子期间尿路感染可通过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使用抗生素、中药调理、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会阴护理不当、尿潴留、分娩损伤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淡竹叶茶,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排尿时尽量排空膀胱,减少细菌滞留概率。哺乳期女性需注意饮水与哺乳时间间隔,避免影响乳汁分泌。
2、会阴清洁产后需每日用温水从前向后清洗会阴部2-3次,恶露期间及时更换卫生巾。清洗后保持局部干燥,可选用纯棉透气内裤。禁止使用阴道冲洗器或碱性洗液,以免破坏正常菌群平衡。如有会阴侧切伤口需遵医嘱使用碘伏消毒。
3、抗生素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致病菌,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对多重耐药菌有效,左氧氟沙星片需在停止哺乳后使用。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胃肠道反应。
4、中药调理可选用八正颗粒、三金片、热淋清颗粒等中成药。八正颗粒含瞿麦、车前子等成分能清热利湿,三金片对尿频尿急效果显著,热淋清颗粒适用于伴有下腹坠胀的感染。服用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中药与西药需间隔2小时服用。
5、物理治疗下腹部热敷可缓解膀胱痉挛疼痛,每日2次,每次15-20分钟。艾灸关元穴、中极穴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进行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力,预防尿潴留。若出现38.5℃以上高热或腰痛需立即就医。
月子期间需注意卧床时采用侧卧位减轻膀胱压力,饮食上增加冬瓜、绿豆等利尿食物摄入。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提重物或久坐压迫会阴。产后42天复查时应进行尿常规检查,反复感染者需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哺乳期用药前务必咨询医生,避免药物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