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99人阅读
肝病门诊常见病种主要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以及药物性肝损伤等。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及诊疗技术进步,病种分布呈现新趋势。
1、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仍是肝病门诊主要接诊类型,其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占比最高。随着疫苗接种普及,乙型肝炎新发病例有所下降,但存量患者仍需长期随访。丙型肝炎因直接抗病毒药物应用,治愈率显著提升,门诊复诊患者比例增加。甲型和戊型肝炎多为急性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防控。
2、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就诊率持续上升,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发病率增加相关。部分患者会发展为脂肪性肝炎,出现肝纤维化进展。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多伴有肝功能异常,需进行戒酒干预。门诊常见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异常情况。
3、肝硬化肝硬化患者门诊随访量稳定,主要并发症包括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肝性脑病等。乙肝肝硬化仍占较大比例,但酒精性和脂肪性肝硬化占比逐年增高。部分代偿期患者通过抗纤维化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
4、肝癌肝癌早期筛查病例增多,得益于超声和肿瘤标志物监测普及。乙肝相关肝癌占比下降,丙肝和脂肪肝相关肝癌比例上升。部分小肝癌患者可通过射频消融等局部治疗获得良好预后。晚期肝癌患者多需进行多学科会诊。
5、药物性肝损伤中药、保健品及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病例增加。部分患者表现为急性肝衰竭需紧急处理。门诊需详细询问用药史,特别关注中草药、抗生素和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情况。严重病例可能出现黄疸和凝血功能障碍。
肝病患者日常应注意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限制高脂高糖食物摄入,绝对禁酒。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定期复查肝功能、超声等检查,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出现乏力加重、皮肤黄染、腹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