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83人阅读
婴儿肠绞痛一般持续1-3小时,每天可能反复发作,但整体症状通常在3-4个月后自行缓解。
婴儿肠绞痛主要表现为突发性哭闹、双腿蜷缩、面部涨红等症状,多发生在傍晚或夜间。生理性肠绞痛通常每次发作持续1-3小时,每周出现3天以上,但不会伴随发热、呕吐等异常表现。这种情况与婴儿胃肠发育不完善、肠道菌群未建立平衡有关,多数会在出生后4-6个月逐渐消失。家长可通过飞机抱、腹部按摩、调整喂养姿势等方式缓解症状,配方奶喂养者可尝试更换部分水解蛋白奶粉。
若婴儿哭闹超过3小时且持续超过3周,或伴随血便、体重不增等情况,需警惕病理性肠绞痛。这类情况可能由牛奶蛋白过敏、乳糖不耐受、肠套叠等疾病引起,发作持续时间可能延长至数天,需要儿科医生通过粪便检测、过敏原筛查等手段明确病因。确诊后需针对性治疗,如过敏婴儿改用深度水解奶粉,乳糖不耐受婴儿补充乳糖酶等。
日常护理中建议家长记录婴儿哭闹时间与喂养情况,避免过度喂养或饥饿。哺乳期母亲可减少摄入奶制品、辛辣食物等易致敏食物。注意保持婴儿腹部保暖,使用襁褓包裹可增加安全感。若尝试多种方法仍无法缓解,或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