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36人阅读
婴儿长牙期间出现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保持清洁、使用退烧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长牙期发热可能与牙龈局部炎症、免疫反应、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低热、烦躁、流涎增多等症状。
1、物理降温用温水浸湿毛巾擦拭婴儿的额头、颈部、腋窝等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重复进行擦拭,每次间隔20分钟。同时减少衣物包裹,保持室内通风,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为宜。若婴儿出现寒战需立即停止擦拭。
2、调整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苹果泥,避免过硬过烫的食物刺激牙龈。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使用硅胶牙胶冷藏后给婴儿啃咬,缓解牙龈肿胀感。注意观察婴儿进食量,若拒食超过6小时需就医。
3、保持清洁每日用无菌纱布蘸取生理盐水轻柔清洁婴儿牙龈及口腔,进食后喂少量温开水冲洗口腔。及时更换被唾液浸湿的衣物,避免皮肤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定期修剪婴儿指甲防止抓伤面部,可使用纯棉手套防护。
4、使用退烧药物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两种药物需间隔4小时以上使用。禁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药物。用药后30分钟复测体温,若持续高热或用药后体温无下降趋势应立即就医。
5、及时就医出现高热超过39摄氏度、发热持续72小时以上、伴随呕吐腹泻、精神萎靡或皮疹等情况时,需立即就诊儿科或急诊科。医生可能进行血常规检查排除中耳炎、尿路感染等继发疾病,必要时给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治疗。
家长需每日监测婴儿体温3次并记录变化趋势,避免过度包裹导致体温升高。保持婴儿睡眠环境安静舒适,可播放白噪音帮助放松。哺乳期母亲应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若发热期间出现抽搐,应立即让婴儿侧卧并清理口腔分泌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退热后仍需观察3天,注意有无牙龈化脓、拒食等异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