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61人阅读
肚脐掉了出血可能与脐带残端脱落异常、局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渗血、红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通过局部消毒、抗感染治疗、凝血功能纠正等方式处理。
1、脐带残端脱落异常新生儿脐带残端通常在出生后1-2周自然脱落。若脱落过程中受到外力摩擦或过早撕扯,可能导致创面出血。表现为少量鲜红色渗血,无脓性分泌物。家长需用无菌棉签蘸取碘伏由内向外环形消毒,覆盖透气纱布,避免纸尿裤摩擦。无须特殊药物干预,保持干燥即可。
2、局部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可能引发脐炎,导致脱落后的肚脐持续渗血伴黄绿色脓液。常见于消毒不彻底或护理不当的情况。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家长需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2次,观察是否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3、凝血功能异常维生素K缺乏或血友病等疾病可能导致凝血障碍,表现为肚脐脱落处持续渗血且难以止血。常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检测凝血四项,必要时静脉注射维生素K1注射液或输注凝血因子。家长不可自行按压止血,避免加重皮下血肿。
4、脐茸组织增生脐带脱落后肉芽组织过度生长形成脐茸,表面血管丰富易破损出血。表现为粉红色肿物接触性出血,无明显疼痛。需由医生用硝酸银棒灼烧或行电凝术去除,术后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家长发现异常增生应避免自行剪除。
5、脐尿管未闭胚胎期脐尿管退化不全可能导致脐部与膀胱相通,排尿时可见肚脐渗血性液体。多伴有尿臭味分泌物和反复尿路感染。需通过超声确诊后行脐尿管瘘切除术,术前可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控制感染。此类情况需与普通脐部出血严格鉴别。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保持婴儿肚脐干燥清洁,选择宽松衣物减少摩擦,每次洗澡后用无菌棉签吸干脐窝水分。观察出血量超过硬币大小或持续3天未止,需立即就诊儿科或小儿外科。避免使用紫药水等染色消毒剂掩盖病情,哺乳期母亲应补充足量维生素K预防新生儿出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