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48人阅读
血常规5类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常规5类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基础血液检测项目,能够帮助医生初步判断贫血、感染、炎症、血液系统疾病等多种健康问题。
1、红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正常成年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红细胞计数异常可能提示贫血、脱水或红细胞增多症等情况。贫血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表现。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2、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浓度反映血液携氧能力的重要指标,正常成年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血红蛋白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升高可见于慢性缺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情况。血红蛋白异常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心悸、气短等症状。
3、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反映机体免疫状态,正常值为4-10×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炎症反应、白血病等疾病,减少可见于病毒感染、放射线损伤、某些血液病等情况。白细胞异常可能伴有发热、感染症状或免疫力下降表现。
4、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计数评估凝血功能,正常范围为100-300×10^9/L。血小板减少可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增多可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炎症等情况。血小板异常可能导致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风险增加。
5、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百分比。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比例变化可提示不同疾病,如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见于病毒感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过敏或寄生虫感染有关。
血常规5类检查是临床最基础的筛查项目,建议检查前保持正常饮食和作息,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若检查结果异常,应及时就医复查,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平时应注意均衡饮食,保证铁、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的摄入,维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保持血液指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