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72人阅读
肺炎患者的血常规指标通常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升高等异常表现。肺炎可能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需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1、白细胞计数升高细菌性肺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多超过10×10⁹/L,中性粒细胞比例常超过70%,并可能出现核左移现象。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可能与肺部炎症反应有关,患者常伴有发热、咳嗽等症状,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
2、中性粒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常见于细菌感染,当比例超过80%时提示可能存在严重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可能出现中毒颗粒和空泡变性等改变。这类变化通常与病原体刺激骨髓释放粒细胞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寒战、咳黄痰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莫西沙星片等抗菌药物。
3、C反应蛋白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超过10mg/L时提示存在明显炎症反应,细菌感染时升高更为显著。该指标上升速度较快,在感染后6-8小时即可检测到变化。C反应蛋白升高与肝细胞合成急性期蛋白有关,可能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需配合医生进行血培养等检查,必要时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治疗。
4、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肺炎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多超过20mm/h,严重感染时可超过50mm/h。这种改变与血浆中纤维蛋白原等急性期反应蛋白增加有关。红细胞沉降率是非特异性指标,需结合其他检查判断,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治疗期间应注意卧床休息。
5、血小板计数变化重症肺炎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而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应性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异常可能与炎症因子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有关,严重血小板减少时需警惕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可能有皮肤瘀斑、鼻出血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处理。
肺炎患者除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外,应注意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以稀释痰液。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清淡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遵医嘱完成全程药物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如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