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61人阅读
糖尿病人眼睛黄斑病变可通过控制血糖、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黄斑病变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伤引起,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等症状。
1、控制血糖严格监测并维持血糖稳定是基础治疗措施。通过饮食调整减少高糖食物摄入,配合规律运动帮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二甲双胍片等降糖药物,延缓视网膜病变进展。
2、药物治疗羟苯磺酸钙胶囊可改善视网膜微循环,延缓黄斑水肿发展。雷珠单抗注射液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减轻渗出性病变。部分患者可联合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片辅助改善眼底供血。
3、激光治疗针对黄斑区渗漏或新生血管,采用局灶性激光光凝术封闭异常血管。对于弥漫性水肿可实施格栅样光凝,减少液体渗漏。激光治疗需分次进行,术后可能出现短暂视力模糊。
4、玻璃体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直接注入玻璃体腔,快速抑制血管增生。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适用于顽固性黄斑水肿,每4-6周重复注射。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眼压及感染迹象。
5、手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适用于严重玻璃体出血或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术中联合剥除黄斑前膜或内界膜,术后配合气体填充。晚期患者可考虑黄斑转位术,但存在视野缺损风险。
糖尿病患者应每3-6个月进行眼底检查,早期发现病变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用眼,佩戴防蓝光眼镜减少光损伤。饮食注意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保护成分,如深色蔬菜、蛋黄等。出现突然视力下降或视野缺损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