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56人阅读
二胎妊娠期血糖升高可能与年龄增长、胰岛素抵抗加重、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常见于妊娠期糖尿病。主要诱因包括遗传易感性、孕期激素变化、体重增长过快、饮食结构失衡、缺乏运动等。
1、遗传易感性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更易出现血糖异常。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若存在基因缺陷,胰岛β细胞代偿功能不足时易导致血糖升高。建议此类孕妇在孕早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同时监测胎心监护。
2、激素水平变化胎盘分泌的雌激素、孕酮等激素会拮抗胰岛素作用,二胎孕妇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更显著。这种生理性胰岛素抵抗通常在孕24-28周达到高峰,可能伴随多饮多尿症状。可通过动态血糖监测评估,必要时采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联合饮食管理。
3、体重管理不当二胎孕妇基础体重较高时,孕期脂肪堆积会加重胰岛素抵抗。体重指数超过25者风险显著增加,常合并腰围增粗。需控制每周体重增长在0.3-0.5公斤,避免精制碳水摄入,可选择格列本脲片等药物辅助治疗。
4、饮食结构失衡高升糖指数饮食如精米白面、含糖饮料会快速提升血糖。部分二胎孕妇因照顾幼儿而饮食不规律,过量摄入单糖类食物。建议用糙米替代白米饭,搭配西蓝花等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必要时加用阿卡波糖片延缓糖分吸收。
5、运动量不足二胎孕妇因体力下降和育儿负担,活动量常较头胎减少。缺乏运动会使肌肉葡萄糖摄取减少,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散步或孕妇瑜伽,避免久坐。若空腹血糖超过5.3mmol/L可考虑使用地特胰岛素注射液。
二胎孕妇应建立规律的血糖监测记录,包括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值。每日主食量控制在200-250克,优先选择荞麦、燕麦等粗粮。烹饪时使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适量摄入鱼肉、鸡胸肉等优质蛋白。保持每周5天、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或固定自行车。出现视力模糊、严重口渴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