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15人阅读
经期一般可以抽血化验,但部分检查项目可能受月经周期影响。抽血化验的可行性需根据具体检测项目决定,主要涉及激素水平、凝血功能、血常规等指标。
月经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明显,若需检测性激素六项、抗缪勒管激素等与生殖内分泌相关的项目,医生可能建议在月经第2-5天采血以获得基础值。此时血液中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等指标能更准确反映卵巢功能。但对于甲状腺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生化检查,月经周期通常不会干扰结果准确性。血常规检查中血红蛋白可能因经期失血略有下降,但白细胞计数、血小板等参数通常不受影响。
需谨慎的情况包括凝血功能相关检测。经期女性体内纤溶系统活性增强,可能导致D-二聚体轻度升高,凝血酶原时间略有缩短。若需评估血栓风险或监测抗凝药物效果,建议避开经期。肿瘤标志物如CA125在子宫内膜脱落时可能生理性升高,需结合临床判断。部分免疫学检查如抗核抗体检测也可能因激素变化出现假阳性,必要时需复查确认。
抽血前应告知医生当前处于经期及月经量情况,由专业人员评估检测时机。采血后按压穿刺点5分钟以上,经期凝血功能变化可能延长止血时间。避免空腹时间超过12小时,防止低血糖加重经期不适。若需多次复查指标,尽量固定月经周期相同阶段采血以保证结果可比性。经期抵抗力较弱,采血后24小时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出现淤青可冷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