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09人阅读
干呕吐血可能由消化道出血、胃食管反流病、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内镜检查、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干预。呕血是急症表现,需立即就医明确病因。
1、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可能与胃黏膜损伤、血管破裂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呕血、黑便、头晕等症状。急性出血需禁食并静脉补液,医生可能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凝血酶冻干粉、生长抑素注射液等药物止血。内镜下止血或血管介入治疗是常用手段。
2、胃食管反流病长期胃酸反流腐蚀食管可能导致呕血,常伴随烧心、反酸等症状。医生会建议服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或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分泌。严重食管炎需内镜下评估黏膜损伤程度。
3、胃溃疡胃溃疡出血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非甾体抗炎药使用有关,呕血常呈咖啡渣样。需进行碳13呼气试验检测,治疗需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拉霉素片和胶体果胶铋胶囊根除感染。溃疡面较大时可能需内镜下止血。
4、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会突发大量呕血,可能伴休克。紧急处理包括使用注射用特利加压素收缩血管,必要时行内镜下套扎术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需长期服用普萘洛尔片降低门脉压力。
5、胃癌胃癌晚期肿瘤溃破血管会导致呕血,可能伴随消瘦、贫血。确诊需胃镜取活检,早期可行胃癌根治术,晚期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注射液化疗。靶向治疗如阿帕替尼片可用于特定基因突变患者。
出现呕血应立即禁食并平卧,避免误吸血液导致窒息。记录呕血量、颜色及伴随症状供医生参考,运送过程中保持侧卧位。康复期需进食温凉流质饮食,避免粗糙、辛辣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肝硬化患者应严格戒酒并控制蛋白质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