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59人阅读
菌血症和败血症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种类、感染范围及严重程度。菌血症指细菌短暂入血但未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败血症则是病原体入血后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两者可能由感染灶未控制、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创伤感染、慢性病未控制等因素引起。
1、病原体种类菌血症通常由单一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引起,血培养可检出病原体但症状较轻。败血症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或病毒,常伴随多重感染,血培养阳性率更高且毒素释放量大。
2、感染范围菌血症的感染灶多局限在局部如肺部、泌尿系统等,细菌仅短暂进入血液循环。败血症的感染已扩散至全身,病原体在血液中持续存在并释放大量炎症介质,可能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3、炎症反应程度菌血症患者可能仅表现为低热或无症状,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轻度升高。败血症会出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表现,实验室检查可见降钙素原显著升高。
4、器官损伤风险菌血症较少直接导致器官衰竭,及时抗感染治疗预后良好。败血症易诱发脓毒症休克,可能造成急性肾损伤、肝功能障碍或凝血异常,严重时需要重症监护治疗。
5、治疗差异菌血症需针对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控制感染源。败血症需联合广谱抗生素如美罗培南注射液,同时进行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等综合治疗。
出现持续发热、寒战或意识模糊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日常需加强手卫生、避免皮肤破损,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侵入性医疗操作后需监测感染迹象。治疗期间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类,补充维生素C促进免疫恢复,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