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08人阅读
血常规不能直接确诊流感,但能辅助判断病毒感染可能性。流感诊断需结合咽拭子核酸检测或抗原检测,血常规异常结果主要有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等。
血常规检查中,流感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正常或轻微减少,这与细菌感染导致的白细胞增多有明显区别。淋巴细胞比例上升是病毒感染的常见表现,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正常或下降。部分患者血小板计数会轻度降低,但很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C反应蛋白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炎症指标通常无明显升高,有助于与细菌感染鉴别。
少数重症流感患者可能出现白细胞明显减少或血小板显著降低,提示病情较重。婴幼儿或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血常规变化可能不典型,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合并细菌感染时血常规会呈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同时升高,此时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流感特异性检测。血常规可作为基础筛查项目,但不能替代病原学诊断。日常应注意佩戴口罩、勤洗手,流感高发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确诊流感后需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抗病毒药物,并保持充足休息和水分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