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55人阅读
肾功能不全是指肾脏因各种原因导致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可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两种类型,主要由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
1、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不全通常由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因素导致。肾前性因素包括严重脱水、失血、休克等引起的肾脏血流灌注不足。肾性因素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肾血管病变等肾脏本身疾病。肾后性因素多由尿路梗阻引起。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水肿、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需针对病因,如补液扩容、解除梗阻,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
2、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是肾脏功能进行性减退的病理过程,常见病因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早期可能无明显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夜尿增多、贫血、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原发病,限制蛋白质摄入,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终末期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3、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其下降会导致代谢废物蓄积。常见原因包括肾小球硬化、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闭塞等。临床表现为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可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治疗需针对原发病,控制血压血糖,避免肾毒性药物。
4、水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时肾脏调节水电解质能力下降,易出现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高钾血症可导致心律失常,需限制高钾食物摄入,必要时使用降钾树脂。代谢性酸中毒可加速肾功能恶化,需补充碳酸氢钠纠正。日常需严格监测电解质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尿毒症症状终末期肾功能不全患者会出现尿毒症综合征,表现为皮肤瘙痒、周围神经病变、心包炎、消化道出血等多系统损害。此时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同时需控制血压,纠正贫血,预防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
肾功能不全患者日常需注意低盐低蛋白饮食,控制每日水分摄入量,避免高钾高磷食物。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肾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出现水肿、乏力、食欲明显下降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评估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