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09人阅读
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寒战、头痛乏力、脱水休克等症状。食物中毒可能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化学毒素、寄生虫污染、动植物毒素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原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治疗。
1、恶心呕吐食物中毒早期常见胃部不适与反复呕吐,多因病原体刺激胃肠黏膜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感染时,呕吐物可能含有未消化食物残渣。病毒性胃肠炎引起的呕吐常伴随水样腹泻。出现持续呕吐时建议暂时禁食,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口服补液盐等药物缓解症状。
2、腹痛腹泻腹部绞痛与频繁排便多为肠道受毒素刺激所致。细菌性中毒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时,腹泻可能呈黏液脓血便。寄生虫性腹泻常见于食用生鲜水产品后,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轻度腹泻可补充电解质溶液,严重时需用诺氟沙星胶囊、消旋卡多曲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治疗。
3、发热寒战体温升高伴畏寒提示全身性感染,常见于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细菌性中毒。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可能导致高热惊厥。体温超过38.5℃时可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退热药物。
4、头痛乏力神经系统症状多与肉毒杆菌、雪卡毒素等神经毒素相关,表现为持续性头痛与肌肉无力。化学性中毒如农药污染时可能出现眩晕嗜睡。此类情况需立即就医,临床可能使用肉毒抗毒素、甲钴胺片、维生素B1注射液等特异性治疗。
5、脱水休克严重呕吐腹泻导致体液大量丢失时,可见皮肤干燥、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表现。婴幼儿及老年人更易发生循环衰竭。需紧急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必要时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血管活性药物。
发生食物中毒后应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保留剩余食品备查。轻度症状可通过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补充水分,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胃肠负担。出现意识模糊、持续高热、血便等严重症状时需急诊处理。日常需注意食材新鲜度,生熟食品分开处理,肉类海鲜彻底加热,冷藏食品不超过保质期。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餐厅,饭前便后规范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