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90人阅读
中暑后一直头疼可通过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调整环境、服用药物、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中暑头疼通常由脱水、体温调节失衡、电解质紊乱、脑部血管扩张、热射病等因素引起。
1、补充水分中暑后头疼与脱水密切相关,需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胃肠负担。可选择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帮助恢复钠钾平衡,但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高糖饮品。儿童或老年人饮水时建议家长观察尿量及颜色,确保每小时有浅色尿液排出。
2、物理降温用湿毛巾冷敷额头、颈部及腋下等大动脉处,或使用冰袋包裹毛巾后置于头部。禁止直接用冰接触皮肤,避免冻伤。可配合温水擦拭全身促进散热,但酒精擦浴可能刺激皮肤,不推荐使用。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持续监测体温变化。
3、调整环境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通畅。使用风扇或空调降低室温至26摄氏度以下,避免直吹冷风。地面高温环境可铺设凉席隔温,同时用窗帘遮挡阳光。若户外无法转移,可用遮阳伞创造局部阴凉空间。
4、服用药物头疼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解热镇痛药,但需排除消化道出血风险。藿香正气软胶囊可缓解暑湿型头痛,十滴水口服液适用于恶心伴头痛者。禁止自行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增加脱水风险。
5、及时就医若头疼持续6小时未缓解,或出现呕吐、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热射病患者可能出现脑水肿,需静脉输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严重电解质紊乱者需检测血钠血钾水平,必要时住院进行心电监护。
中暑恢复期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避免高温时段外出。饮食选择绿豆汤、西瓜等清热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增强耐热能力。头部持续胀痛者可轻柔按压太阳穴,但禁止用力摇晃头部。建议随身携带人丹、清凉油等防暑药品,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时须终止所有活动并平卧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