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最近老是胃疼胃胀吃东西就呕吐这是怎么回事呀

5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夏长军 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立即预约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立即预约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胃疼拉肚子拉稀水样?

胃疼伴随拉稀水样便可能是急性胃肠炎的表现,通常与饮食不当、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禁食观察、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诺氟沙星胶囊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禁食观察

胃肠黏膜急性炎症期需暂停进食4-6小时,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可少量多次饮用温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预防脱水。观察排便频率与腹痛变化,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需就医。

2、口服补液盐

腹泻导致电解质丢失时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散,每袋兑250毫升温水服用。该药物含氯化钠、氯化钾等成分,能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儿童或老年人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3、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并保护黏膜,缓解水样便症状。成人每次1袋每日3次,儿童酌减。需注意该药可能引起便秘,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

4、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含长型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紊乱。适用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或消化不良引起的症状。需冷藏保存,温水送服避免与抗菌药物同服。

5、诺氟沙星胶囊

细菌性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该药对沙门菌、志贺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效。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未成年人禁用,用药期间避免阳光直射。

恢复期选择低脂少渣饮食如米汤、软面条,逐步增加蒸蛋羹、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及高糖饮品。每日补充1000-1500毫升水分,可饮用淡绿茶或焦米汤。若出现发热、血便或持续腹痛,需立即消化内科就诊并进行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处理呕吐物或排泄物时佩戴手套。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经常反胃想吐是什么原因?

经常反胃想吐可能与饮食不当、妊娠反应、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

1、饮食不当

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油腻、辛辣或生冷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胃部不适。伴随症状包括腹胀、嗳气等。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少食多餐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2、妊娠反应

育龄期女性出现晨起恶心呕吐需考虑早孕可能,与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有关。可能伴有乳房胀痛、停经等症状。建议进行尿妊娠试验检测,日常可选择清淡饮食,补充维生素B6片缓解症状。

3、胃肠功能紊乱

精神紧张或作息紊乱可能引发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餐后饱胀、恶心等。通常无器质性病变,可通过规律作息、腹部热敷改善,必要时使用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调节胃肠动力。

4、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胃黏膜,引发上腹隐痛、反酸等症状。确诊需进行胃镜检查,治疗可选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联合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根除治疗。

5、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典型症状为胸骨后烧灼感。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可通过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缓解,药物常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铝镁加混悬液。

日常需保持饮食清淡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及刺激性食物。反胃症状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体重下降、呕血等警报症状时,应立即消化内科就诊。胃食管反流患者睡前3小时禁食,睡眠时建议左侧卧位减少反流。妊娠呕吐严重者需监测尿酮体,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胃难受想吐小妙招?

胃难受想吐可通过少量饮用温水、按压内关穴、调整呼吸节奏、食用生姜片、服用药物等方式缓解。胃难受想吐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妊娠反应等因素有关。

1、少量饮用温水

饮用少量温水有助于稀释胃酸,缓解胃部不适。水温控制在40-50摄氏度为宜,每次饮用50-100毫升,分多次缓慢饮用。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胃部负担。若伴有腹泻症状,可适当加入少量食盐补充电解质。

2、按压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处,按压此穴位能调节胃肠功能。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持续按压3-5分钟后放松。可重复进行2-3次。该方法对晕车、妊娠反应引起的恶心呕吐效果较好。

3、调整呼吸节奏

采用腹式呼吸能通过膈肌运动改善胃肠蠕动。取坐位或半卧位,一手放于腹部,缓慢用鼻吸气时腹部隆起,用口呼气时腹部凹陷。呼吸频率控制在每分钟6-8次,持续5-10分钟。该方法适用于紧张、焦虑等情绪因素导致的胃部不适。

4、食用生姜片

生姜含姜辣素能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取新鲜生姜切片,厚度约2-3毫米,含服或咀嚼1-2片。也可用生姜3-5片加300毫升热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每日使用量不宜超过10克。胃溃疡急性期患者慎用。

5、服用药物

胃难受想吐症状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等药物。多潘立酮片能促进胃排空,铝碳酸镁咀嚼片可中和胃酸,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能抑制胃酸分泌。使用前需排除药物禁忌证。

胃难受想吐期间应选择米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饭后1小时内避免平卧。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呕血、剧烈腹痛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预防症状复发。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胃打嗝是什么原因?

胃打嗝通常由膈肌痉挛引起,可能由饮食过快、胃部受凉、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因素导致。胃打嗝主要表现为反复、短促的嗳气或呃逆,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热敷腹部、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

1、饮食过快

进食速度过快可能吞咽过多空气,刺激膈肌痉挛引发打嗝。建议细嚼慢咽,避免边说话边进食。餐后可缓慢散步帮助胃肠蠕动,减少气体蓄积。若症状持续,可尝试短暂屏息或小口饮用温水。

2、胃部受凉

寒冷刺激可能导致胃部平滑肌收缩异常,诱发膈肌痉挛。注意腹部保暖,可用热毛巾敷于上腹部10-15分钟。伴有腹胀时可顺时针按摩脐周,促进气体排出。避免直接食用冷藏食物。

3、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动力失调可能引起胃内气体上逆,表现为频繁打嗝。可能与精神紧张、作息紊乱有关。建议规律三餐时间,适当补充含双歧杆菌的酸奶。症状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

4、胃炎

胃黏膜炎症可能刺激神经反射引发呃逆,常伴上腹隐痛、反酸。幽门螺杆菌感染或长期用药可能为诱因。需完善胃镜检查,确诊后可遵医嘱选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胶体果胶铋胶囊等药物保护胃黏膜。

5、胃食管反流病

胃酸反流刺激食管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导致打嗝,多伴烧心感。避免饱餐后立即平卧,睡眠时抬高床头。确诊后需长期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盐酸伊托必利片等药物控制反流,必要时联合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食管黏膜。

日常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洋葱、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打嗝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呕吐、体重下降时,应及时消化内科就诊。长期反复发作需排查膈肌病变或神经系统疾病,胃镜检查可明确胃部器质性病变。注意记录打嗝诱因与缓解方式,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刚吐完怎么缓解胃难受?

刚吐完缓解胃难受可通过少量饮用温水、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保持休息、热敷腹部、遵医嘱使用药物等方式改善。呕吐后胃部不适通常由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异常、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饮用温水

呕吐后立即大量饮水可能加重胃部负担,建议分次少量饮用30-40摄氏度的温水,每次50-100毫升,间隔10-15分钟重复进行。温水能帮助清洁口腔残留胃酸,补充流失水分,同时避免冷热刺激引发再次呕吐。若伴有明显脱水症状,可遵医嘱口服补液盐散。

2、清淡饮食

呕吐后2-4小时可尝试进食米汤、藕粉、馒头等低脂低纤维食物,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饮品。症状缓解后逐步过渡到粥类、烂面条等半流质饮食,烹饪时须少油少盐。香蕉、苹果泥等含果胶食物有助于保护胃黏膜,但柑橘类水果可能刺激胃酸分泌应暂缓食用。

3、卧床休息

采取左侧卧位可减少胃酸反流,使用枕头垫高头部15-20厘米。避免立即平躺或剧烈活动,静卧休息30分钟以上有助于缓解呕吐后的头晕乏力症状。若出现持续心悸或意识模糊需及时就医。

4、腹部热敷

将40-45摄氏度热水袋裹毛巾放置于上腹部,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肠痉挛疼痛,但皮肤感觉异常或糖尿病患者须谨慎控制温度。配合顺时针轻柔按摩脐周效果更佳。

5、药物治疗

反复呕吐伴烧灼感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硫糖铝混悬凝胶保护胃黏膜,多潘立酮片调节胃肠动力。细菌感染引起的呕吐可能需要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联合治疗,但须严格避免自行服用止吐药物掩盖病情。

呕吐后24小时内应持续观察是否出现呕血、剧烈腹痛、持续高热等警示症状。恢复期保持饮食温度适宜,避免辛辣、油炸及高糖食物。可适量补充电解质饮料,但每日饮水量不宜超过2000毫升。若48小时后症状未缓解或加重,需进行胃镜检查排除消化道出血、幽门梗阻等器质性疾病。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进食,减少精神压力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姜金波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普外科

热门标签

伤寒 肥胖症 胃憩室 姜片虫病 短肠综合症 动脉粥样硬化 基底细胞腺瘤 皮肤利什曼病 半侧颜面萎缩症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