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65人阅读
高度近视可能引发视网膜脱落,属于严重并发症。视网膜脱落的主要表现有眼前闪光感、视野缺损、视力骤降等,需紧急就医处理。
1、遗传因素高度近视具有家族聚集性,若父母存在600度以上近视,子女发生视网膜脱落的概率显著增加。建议有家族史者每半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早期发现视网膜变薄或裂孔时可采取激光封堵治疗。临床常用药物包括卵磷脂络合碘片、羟苯磺酸钙胶囊等改善视网膜微循环。
2、眼轴过度增长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常超过26毫米,导致视网膜持续变薄。剧烈运动如跳水、蹦极等可能诱发脱落。日常应避免头部剧烈晃动,出现飞蚊症增多时需立即排查。玻璃体切割术和巩膜扣带术是常用手术方式。
3、玻璃体液化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凝胶状态改变可能牵拉视网膜。高度近视患者更易发生玻璃体后脱离,表现为突发性闪光感。可遵医嘱使用氨碘肽滴眼液促进玻璃体混浊吸收,严重者需行玻璃体切除术。
4、外伤撞击眼部直接外伤可能造成视网膜撕裂,拳击、球类运动等是高风险场景。建议高度近视者运动时佩戴防护眼镜,发生撞击后即使无症状也需在24小时内完成眼底检查。视网膜复位术中可能联合使用硅油填充。
5、糖尿病并发症合并糖尿病的高度近视患者,血糖波动会加速视网膜血管病变。典型表现为视物变形合并飞蚊症,需同步控制血糖和眼压。治疗可联合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和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
高度近视患者应建立年度眼底检查档案,避免搬运重物、过山车等行为。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和叶黄素,推荐食用胡萝卜、菠菜、蓝莓等护眼食物。出现视野遮挡、视物变形等症状时须在6小时内就诊,黄金救治期为脱落发生后72小时。术后需保持俯卧位休息,严格遵医嘱滴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