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604人阅读
小孩尿路感染可通过多喝水、保持会阴清洁、使用抗生素、热敷缓解疼痛、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小孩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结构异常、憋尿习惯、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增加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每日饮水量可达到1000-1500毫升。建议家长准备带有刻度的水杯,定时提醒儿童少量多次饮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因饮品,以防刺激泌尿系统。若儿童抗拒饮水,可适当加入柠檬片或黄瓜片调味。
2、保持会阴清洁家长需指导女孩从前向后擦拭会阴,男孩清洗时需翻起包皮清洁冠状沟。每日更换纯棉内裤并用沸水烫洗,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或沐浴露清洗会阴。婴幼儿尿布需每2-3小时更换,排便后立即用温水冲洗。集体生活的儿童应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盆等物品。
3、使用抗生素头孢克肟颗粒适用于大肠埃希菌等常见致病菌,可能出现轻微腹泻等不良反应。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对耐药菌株有效,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呋喃妥因肠溶片适用于反复感染,但G6PD缺乏症患儿禁用。所有抗生素均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4、热敷缓解疼痛将40℃左右的热水袋包裹毛巾后敷于下腹部,每次15-20分钟可缓解排尿疼痛。热敷时家长需测试温度避免烫伤,婴幼儿可采用温水坐浴方式。合并发热时禁用热敷,需改用冰袋冷敷额头。热敷后可配合顺时针按摩膀胱区,力度以儿童能耐受为度。
5、定期复查治疗结束后需复查尿常规确认感染消除,复杂病例建议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反复感染者需做尿培养确定病原菌,必要时进行膀胱尿道造影。家长应记录儿童每日排尿次数、尿色及疼痛情况,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学龄期儿童需避免剧烈运动后长时间穿着湿衣物。
日常饮食可适量增加蓝莓、蔓越莓等富含原花青素的水果,但糖尿病患儿需控制摄入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姜等,烹调方式以清蒸、炖煮为主。建立定时排尿习惯,课间休息时提醒儿童如厕,夜间可设置闹钟起床排尿1次。选择透气性好的纯棉衣物,避免穿着过紧的牛仔裤或连体衣。出现血尿、持续高热或腰痛等症状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