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宝宝拉肚子能打防疫针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打防疫针后多久可以洗澡?

打防疫针后一般建议等待24小时再洗澡。接种疫苗后短时间内洗澡可能因针孔未完全闭合增加局部感染风险,也可能因水温变化影响接种部位反应。

接种疫苗后皮肤表面会留有微小针孔,虽然现代疫苗注射针头极细,但完全闭合仍需一定时间。过早接触不洁水源或用力揉搓可能将细菌带入皮下,尤其对免疫力较低人群风险更明显。部分疫苗如狂犬病疫苗、卡介苗等接种后局部反应较明显,热水刺激可能加重红肿热痛症状。

少数特殊情况下需延长等待时间,如接种后出现明显局部硬结、渗液或发热等全身反应时,建议症状缓解后再清洁身体。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患有湿疹等皮肤病患者,可咨询医生后调整洗澡时间。婴幼儿接种后需特别注意避免接种部位长时间浸泡。

疫苗接种后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很重要,24小时后洗澡时应避免用力搓洗注射部位,选择温水而非过热或过冷的水。若发现接种部位持续红肿、流脓或出现发热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就医处理。日常可通过擦拭身体其他部位保持卫生,同时注意观察疫苗反应情况。

杨博

主任医师 鸡西市人民医院 健康中心

宫颈癌防疫针什么时候打?

宫颈癌防疫针即HPV疫苗,建议9-45岁女性接种,最佳接种时间为首次性行为前。

HPV疫苗主要用于预防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降低宫颈癌发病概率。二价疫苗适用于9-45岁女性,可预防16型和18型HPV感染。四价疫苗适用于20-45岁女性,除预防16型和18型HPV感染外,还可预防6型和11型HPV感染。九价疫苗适用于16-26岁女性,预防范围更广。接种程序通常为0-1-6个月或0-2-6个月,具体接种时间需根据疫苗种类和个人情况确定。

接种HPV疫苗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轻微反应,一般可自行缓解。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陈健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肿瘤中心

打过防疫针胳膊上有疙瘩是什么原因?

打过防疫针后胳膊上出现疙瘩可能与局部免疫反应、药物吸收不良或轻微感染有关。

接种疫苗后注射部位出现疙瘩是常见的局部反应,通常表现为红肿、硬结或轻微疼痛。疫苗中的成分会刺激局部组织产生免疫应答,导致炎性细胞聚集形成硬结。部分疫苗如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等因含有吸附剂成分,可能更容易引发局部组织反应。疙瘩通常在接种后24-48小时出现,持续3-7天可自行消退。若局部仅出现无痛性硬结且无扩散趋势,多为正常反应,可通过热敷促进吸收。

少数情况下,疙瘩可能由注射操作不当导致皮下出血或药物未充分分散引起局部结节。若疙瘩持续增大超过2厘米、伴随明显红肿热痛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需考虑细菌感染或过敏反应可能。此时应避免搔抓或挤压,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抗感染治疗。疫苗接种后需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沾水,观察局部与全身反应情况。

陈腊梅

山东省立医院 皮肤科

湿疹能打防疫针吗?

湿疹患者在没有急性发作或皮肤严重感染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接种疫苗。若湿疹处于急性期或伴有皮肤破损、渗出等症状,通常建议暂缓接种。

湿疹患者接种疫苗需评估皮肤状态。稳定期湿疹不影响疫苗接种,疫苗成分通常不会加重湿疹症状。接种前应确保接种部位皮肤完整无破损,避免因局部刺激诱发湿疹发作。常见疫苗如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对湿疹患者安全性良好,接种后需观察局部是否出现红肿、瘙痒等反应。

急性发作期湿疹可能伴随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此时接种疫苗可能增加局部感染风险。若湿疹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需先控制感染再考虑接种。部分减毒活疫苗如麻疹疫苗、水痘疫苗对免疫功能异常者需谨慎,但单纯湿疹不属于绝对禁忌,需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决定。

湿疹患者接种疫苗后应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日常需加强皮肤保湿护理,选择无刺激的润肤剂修复皮肤屏障。若接种后出现湿疹加重或发热等全身反应,应及时就医。建议接种前与医生充分沟通,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疫苗接种计划。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打完防疫针感冒怎么办?

打完防疫针后出现感冒症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可通过多饮水、适当休息、物理降温、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感冒可能与疫苗反应、免疫力暂时下降、病原体感染等因素有关。

1、多饮水

接种疫苗后适当增加饮水量有助于促进代谢,加速体内疫苗成分及代谢产物的排出。建议选择温开水或淡盐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毫升以上。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类饮品,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2、适当休息

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恢复,建议每日保持7-8小时连续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劳累,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休息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24摄氏度为宜。

3、物理降温

若出现低热可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腋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间隔4-6小时重复进行。禁止使用酒精擦浴,婴幼儿需特别注意避免包裹过厚衣物。体温持续不降或超过39摄氏度应及时就医。

4、观察症状变化

普通疫苗反应引起的感冒症状多在24-48小时内自行缓解。需密切监测是否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头痛、呼吸困难、皮疹等异常表现。记录症状起始时间、体温变化规律及伴随症状,为就医提供参考依据。

5、必要时就医

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加重时需及时就诊,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就医时应主动告知疫苗接种史,医生可能根据情况开具感冒清热颗粒、连花清瘟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处理。

接种疫苗后应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适量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或易致敏食物。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24小时内避免沾水。监测体温变化,出现异常及时与接种单位联系。普通感冒症状通常不会影响疫苗效果,完成全程接种后两周内仍需做好个人防护。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肉瘤 肩周炎 精囊炎 巨大儿 阴道横隔 食管囊肿 包涵体肌炎 结核性腹膜炎 乳头状囊腺癌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