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15人阅读
长期肾虚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尿毒症,但可能增加肾脏疾病进展的风险。肾虚是中医概念,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尿毒症则是慢性肾衰竭终末期表现,多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器质性病变引起。
肾虚患者可能出现腰膝酸软、夜尿增多等症状,但这类功能性失调通常不会造成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现代医学中,尿毒症的发生与肾单位不可逆损伤相关,常见于长期未控制的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多囊肾等疾病。若肾虚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等基础病,且未及时干预,可能加速肾脏功能恶化。
少数情况下,严重肾阳虚可能导致水液代谢紊乱,加重肾脏负担,但需同时存在器质性病变才会发展为尿毒症。遗传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更易直接引发肾功能衰竭,与单纯肾虚无必然关联。
建议肾虚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肾功能指标,避免滥用肾毒性药物。保持低盐饮食,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清,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虚损。若出现水肿、贫血或血肌酐升高,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