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71人阅读
拔完牙咽口水喉咙痛通常是正常现象,可能与拔牙创口刺激、局部炎症反应或麻醉影响有关。若疼痛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肿胀等症状,需警惕感染风险。
拔牙过程中器械对咽喉部的轻微刺激可能引发短暂性喉咙痛,尤其是智齿拔除等复杂操作后更易发生。唾液吞咽时牵拉创口周围组织,可能加重不适感。局部麻醉药物作用消退后,部分人会出现喉咙黏膜干燥刺痛感,这种疼痛通常24小时内逐渐缓解。拔牙后血凝块形成过程中释放的炎性介质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引起喉咙区域牵涉痛,表现为吞咽时隐痛。术后24小时内避免频繁漱口、吮吸动作,减少对创面的物理刺激有助于缓解症状。
当喉咙痛伴随颌面部肿胀、创口渗血不止、口腔异味或体温超过38摄氏度时,可能提示干槽症或细菌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拔牙创伤较大者更易出现继发感染。若疼痛放射至耳部、出现张口受限或颈部淋巴结肿大,需考虑间隙感染可能。术后72小时后仍持续加重的喉咙痛,应及时复查排除异物残留或骨髓炎等并发症。
拔牙后应保持口腔清洁,24小时后可改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坚硬食物刺激创面。睡眠时垫高枕头减轻局部充血,避免用力咳嗽或擤鼻涕。若出现剧烈疼痛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镇痛药,但禁止将阿司匹林肠溶片等抗凝药物置于创口处。术后一周内禁止吸烟饮酒,减少用吸管饮水等产生负压的动作。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等感染征兆时,需及时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