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19人阅读
高钙血症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使用利尿剂、静脉补液、双膦酸盐类药物等方式治疗。高钙血症通常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维生素D过量、长期卧床、肾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高钙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钙水平。高钙血症患者应避免食用乳制品、豆制品、坚果等高钙食物,同时限制维生素D补充剂的摄入。饮食调整可作为轻度高钙血症的辅助治疗手段,但需结合其他治疗措施。
2、增加水分摄入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可促进钙的排泄。高钙血症患者每日饮水量可达到2000-3000毫升,有助于稀释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但心肾功能不全者需谨慎控制水量,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3、使用利尿剂呋塞米注射液等袢利尿剂可促进钙的排泄。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间接增加尿钙排出。使用利尿剂时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避免出现低钾血症等不良反应。严重高钙血症患者常需静脉注射利尿剂。
4、静脉补液生理盐水静脉输注可有效稀释血钙浓度。对于中重度高钙血症患者,医生通常会给予大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一方面扩充血容量,另一方面促进钙经肾脏排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尿量和电解质水平。
5、双膦酸盐药物唑来膦酸注射液等双膦酸盐类药物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这类药物能有效降低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的血钙水平,作用可持续数周。使用时可能出现发热、肌肉疼痛等不良反应,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
高钙血症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适度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导致骨钙释放增加。定期监测血钙水平,出现嗜睡、恶心、多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饮食上控制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保证充足水分补充。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