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54人阅读
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也可通过人工合成,具有抗炎、免疫抑制、调节代谢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糖皮质激素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包括皮质醇和皮质酮,由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控。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为人工合成药物,如泼尼松、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其抗炎作用更强而副作用相对减少。这类药物通过扩散进入细胞后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转移至细胞核内,调节靶基因转录,从而抑制炎症介质产生、减少免疫细胞活化和增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短期使用可有效控制急性炎症和过敏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库欣综合征样表现,如向心性肥胖、皮肤紫纹、骨质疏松等。突然停药可能引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故需逐渐减量。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压、血糖、电解质,注意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使用需谨慎评估风险获益比。
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需遵循个体化原则,选择适当剂型、剂量和疗程。局部用药如吸入剂、外用制剂可减少全身副作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方案。患者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突然停药,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