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71人阅读
颈椎病按摩手法主要有揉捏法、点按法、推拿法、拔伸法和旋转法。颈椎病多由长期劳损、姿势不良或退行性变引起,表现为颈部疼痛、僵硬、头晕等症状,按摩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1、揉捏法揉捏法是用拇指与其余四指对颈部肌肉进行环形揉动和捏拿的手法。操作时从风池穴至肩井穴沿肌肉走向缓慢移动,力度以患者能耐受的酸胀感为宜。该方法有助于缓解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的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适用于颈型颈椎病早期肌肉紧张阶段。注意避免直接按压颈椎骨突部位。
2、点按法点按法是通过拇指指腹垂直按压穴位的手法。常选取风池穴、天柱穴、肩井穴等穴位,每个穴位持续按压5-8秒后放松。此法能刺激经络传导,减轻神经根受压导致的放射性疼痛,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较好。操作时需根据患者疼痛反应调整力度,避免过度刺激引发肌肉防御性收缩。
3、推拿法推拿法是用掌根或大鱼际沿颈部肌群走向进行直线推抚的手法。通常从枕骨下缘向肩部方向推行,配合医用凡士林减少皮肤摩擦。该手法可松解深层筋膜粘连,促进淋巴回流,适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引起的头晕症状。推拿速度应保持每分钟15-20次,单次治疗时间不超过10分钟。
4、拔伸法拔伸法是双手托住患者下颌与枕部进行轴向牵引的手法。患者取坐位,术者缓慢施加5-8公斤牵引力维持10-15秒。此法能增大椎间隙宽度,减轻椎间盘压力,适合脊髓型颈椎病早期神经压迫症状。操作需严格排除骨质疏松、椎体滑脱等禁忌症,牵引力度应循序渐进。
5、旋转法旋转法是在轻度牵引下使颈椎向患侧旋转的手法。患者仰卧,术者一手扶枕部,另一手托下颌,在头部前屈15度位置缓慢旋转至最大活动度。该手法可调整小关节错位,改善椎动脉供血,但禁用于椎动脉严重狭窄或颈椎不稳者。操作时旋转角度不超过45度,出现弹响应立即停止。
颈椎病患者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枕头,工作间隙可做颈部米字操放松肌肉。急性发作期不宜自行按摩,需及时就医完善X线或MRI检查。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者,按摩前应告知医师。按摩后出现肢体麻木加重或步态不稳,需警惕脊髓损伤可能,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