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59人阅读
听力障碍是指因听觉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声音感知能力下降或丧失,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四个等级。听力障碍可能由遗传因素、耳部感染、噪声暴露、药物毒性、年龄增长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言语识别困难、需提高音量交流、耳鸣等症状。
遗传因素是先天性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综合征有关,这类患者需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早期发现,必要时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耳部感染如中耳炎可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伴随耳痛或耳道分泌物,需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抗感染治疗。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会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可能出现高频听力损失,建议避免噪声刺激并使用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等耳毒性药物可能导致不可逆听力损伤,用药期间需监测听力。年龄相关的老年性聋多为双侧渐进性听力下降,可配合使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银杏叶提取物片。
日常应注意避免掏耳、防止耳道进水,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噪声环境下建议佩戴防护耳塞,定期进行听力检查。若出现突发性耳聋需在72小时内就医,通过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冲击治疗。儿童听力障碍可能影响语言发育,家长需关注其对声音的反应,及时进行言语康复训练。均衡饮食补充锌、镁等微量元素,适度运动促进耳部血液循环,避免熬夜和情绪紧张也有助于听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