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32人阅读
脑卒中发病时间无明显规律,但清晨至上午时段相对高发。脑卒中发病主要与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增高等因素有关,寒冷季节及气温骤变时风险增加。
人体血压在清晨会出现生理性升高,此时血液黏稠度较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容易形成血栓。同时夜间长时间卧床可能导致血液循环减慢,增加脑血管堵塞风险。部分患者晨起后突然改变体位或剧烈活动,可能诱发血管痉挛或斑块脱落。寒冷刺激会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冬季凌晨至上午发病率可能略有上升。部分患者在情绪激动、过度劳累或排便用力时也可能突发脑卒中。
少数情况下夜间睡眠中也可能发病,可能与睡眠呼吸暂停导致的缺氧有关。房颤患者易在夜间形成心源性血栓,清晨活动时栓子脱落引发脑栓塞。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或高血压患者漏服降压药,都可能增加凌晨发病风险。某些特殊类型卒中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时间更无规律可循。
建议高血压患者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避免晨起血压骤升。冬季注意保暖,晨起时动作放缓,避免突然起身。定期监测血糖血脂,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出现突发头痛、肢体麻木等卒中征兆时须立即就医,争取在黄金救治时间内获得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