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605人阅读
老年人得了脑梗可通过调整饮食、遵医嘱用药、康复训练、控制基础疾病、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脑梗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高脂血症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脑梗后需减少钠盐和饱和脂肪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增加全谷物、深色蔬菜和深海鱼类摄入,如燕麦、菠菜、三文鱼等,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应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糙米、荞麦,并严格监测餐后血糖。
2、遵医嘱用药急性期常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进展,氯吡格雷片可用于抗血小板聚集。伴有房颤者需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但需定期监测INR值。阿托伐他汀钙片可稳定斑块,需注意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禁止擅自调整剂量,出现牙龈出血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3、康复训练病情稳定后48小时即可开始床边康复,包括良肢位摆放和被动关节活动。恢复期可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训练,逐步过渡到站立架辅助站立。语言障碍者需进行唇舌操训练,从单音节词开始复述。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疲劳为度,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为宜。
4、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应维持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优先选用长效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需控制在7%以下,注意预防低血糖发作。高脂血症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值应低于1.8毫摩尔每升。所有慢性病管理需配合家庭血压计、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
5、定期复查出院后1个月内需复查头颅CT评估梗死灶变化,每3个月检查颈动脉超声监测斑块情况。每年进行1次经颅多普勒检查脑血流,心电图筛查新发房颤。出现新发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就诊,警惕再发脑梗。长期随访内容包括血脂四项、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
脑梗患者需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日监测数据,选择防滑拖鞋预防跌倒,沐浴时水温不超过40℃。家属应协助制作用药清单并设置服药提醒,定期清理家中障碍物。冬季注意头部保暖,夏季避免长时间空调直吹。建议参加医院组织的病友会交流康复经验,保持积极心态有助于神经功能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