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84人阅读
肾炎可通过尿常规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肾功能检查、肾活检等方式诊断。肾炎可能与感染、免疫异常、药物损伤、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症状。
1、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是诊断肾炎的基础项目,通过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蛋白质等指标判断肾脏是否受损。急性肾炎患者尿液中常出现大量红细胞和管型,慢性肾炎则以持续性蛋白尿为主要特征。检查前需清洁会阴部,留取中段尿以提高准确性。
2、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等指标,可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免疫学检查如抗核抗体、补体C3检测有助于鉴别自身免疫性肾炎。严重肾功能不全时会出现贫血、高钾血症等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能观察肾脏大小、结构变化,慢性肾炎晚期可见肾脏萎缩。CT或MRI可鉴别肾结石、肿瘤等继发性肾病。静脉肾盂造影现已少用,多被无创检查替代,特殊情况下仍需采用。
4、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是评估肾功能的核心指标,通过计算肌酐清除率或核素扫描实现。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准确反映蛋白丢失程度,慢性肾炎患者数值多超过150毫克,严重者可达数克。
5、肾活检肾活检是确诊肾炎类型的金标准,通过穿刺获取肾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可明确IgA肾病、膜性肾病等具体分型,指导制定治疗方案。存在出血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症,术后需卧床24小时观察。
确诊肾炎后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加重水肿。优质蛋白选择鸡蛋、鱼肉等,减少豆类等高嘌呤食物。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定期监测血压、尿量变化,出现少尿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百令胶囊等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