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20人阅读
慢性肾小球肾炎易感体质主要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代谢紊乱、感染史及不良生活习惯有关。主要有家族遗传史、免疫功能紊乱、高血压或高尿酸血症、反复感染、长期高盐高蛋白饮食等特征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
一、家族遗传史部分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家族聚集性,如Alport综合征、IgA肾病等遗传性肾病。这类患者可能存在Ⅳ型胶原蛋白基因突变或免疫球蛋白A异常沉积。早期表现为无症状血尿或蛋白尿,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水肿、高血压。需通过肾活检确诊,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黄葵胶囊或环孢素软胶囊等药物控制进展。
二、免疫功能紊乱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等易继发肾小球损害。免疫复合物沉积可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患者除原发病症状外,可能出现晨起眼睑浮肿、尿泡沫增多。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免疫抑制剂,配合定期监测尿常规。
三、代谢紊乱长期未控制者易发生玻璃样变性,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内高压性损伤,高尿酸血症可能引发尿酸盐结晶沉积。这类患者常见夜尿增多、乏力,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肌酐升高。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非布司他片等药物控制基础疾病,同时限制钠盐及嘌呤摄入。
四、反复感染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是典型类型,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等病灶持续存在时,病原体抗原可诱发免疫反应。临床表现为血尿伴咽痛发热,尿检可见变形红细胞。急性期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慢性期可考虑扁桃体切除等病灶清除手术。
五、不良生活习惯长期高盐饮食加重肾小球高滤过,过量蛋白摄入增加肾脏负荷,吸烟会加速肾血管硬化。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阳性,后期出现显性蛋白尿。建议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选择鱼肉等优质蛋白,戒烟并定期检测尿蛋白肌酐比值。
预防慢性肾小球肾炎需控制血压血糖达标,避免滥用非甾体抗炎药等肾毒性药物,每年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已有肾损伤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适量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饮食采用低盐优质蛋白原则。出现持续水肿或尿量明显变化时需及时肾内科就诊,通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检查评估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