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539人阅读
肾病综合征患者出现发热可通过物理降温、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药物治疗、透析治疗等方式缓解。肾病综合征发热可能与感染、免疫紊乱、药物副作用、电解质失衡、原发病活动等因素有关。
1、物理降温使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或额头贴退热贴。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间隔4-6小时重复进行。监测体温变化时需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寒战或出汗过多。
2、调整饮食选择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8-1克。可食用蒸蛋羹、冬瓜排骨汤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高钾食品。合并水肿时应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000毫升以内。
3、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每小时100-200毫升。观察尿量变化,若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需警惕急性肾损伤。伴有呕吐腹泻时可口服补液盐溶液。
4、药物治疗细菌感染时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原发病活动需调整泼尼松片、他克莫司胶囊等免疫抑制剂用量。高热持续不退可临时服用对乙酰氨基酚片。
5、透析治疗出现严重水电解质紊乱或尿毒症症状时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透析可清除体内炎症介质,改善氮质血症,同时需监测血压及凝血功能。长期透析患者发热需排查导管相关感染。
肾病综合征患者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每日测量体温4-6次并记录波动情况,观察有无咳嗽尿痛等伴随症状。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及时更换汗湿的床单被套。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定期复查尿常规、血常规及肾功能指标,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注意个人卫生,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必要时接种肺炎球菌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