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39人阅读
胆总管结石可通过药物溶石、内镜取石、手术取石等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通常由胆汁淤积、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现为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
1、药物溶石熊去氧胆酸胶囊、鹅去氧胆酸片等药物可促进胆固醇结石溶解,适用于结石直径较小且无急性感染的患者。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若出现皮肤瘙痒、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
2、内镜取石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能直接取出结石,适用于结石位于胆总管中下段的患者。术前需禁食禁水,术后可能出现胰腺炎、出血等并发症,需监测血淀粉酶及腹部体征。对于较大结石可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再行ERCP取石。
3、手术取石开腹或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适用于结石嵌顿、合并胆管狭窄等复杂情况。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留置T管引流,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记录每日引流量。术后可能出现胆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需加强换药和抗感染治疗。
4、中医调理金钱草颗粒、胆宁片等中成药具有利胆排石作用,可辅助缓解胀闷不适症状。治疗期间需忌食油腻辛辣食物,配合耳穴压豆等外治法可增强疗效。若出现结石移动引发绞痛需立即停用并就医。
5、饮食管理低脂高纤维饮食可减少胆汁淤积,每日食用油控制在20克以内,多食用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戒烟限酒,规律进食可促进胆汁规律排放。合并胰腺炎时需短期禁食并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
胆总管结石患者应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胆汁排泄。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腹部超声或MRCP,观察结石是否复发。出现持续性腹痛、陶土样大便等异常情况时需及时返院检查,避免延误病情导致化脓性胆管炎等严重并发症。